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网络设备配置技术一体化教程课标教案.doc
文件大小:5.31 MB
总页数:8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3.89万字
文档摘要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2.学制年限:三年制

3.专业编码:0301-3

4.就业方向: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设计与规划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前、售后)、网页设计师等

5.职业资格:办公软件应用(office2010)中级(四级)证书、局域网中级(四级)证书、办公软件应用(office2010)高级(三级)证书;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

二、人才培养目标

1.总体培养目标

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培养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主要面向网络集成行业、网络设备厂商及IT相关行业和企业,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良好职业道德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能力和Web网站开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熟悉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计算机网络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能力,胜任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产品营销以及相关产品销售等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责任感、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和敬业精神,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构成团队合作、认同企业文化等良好的工程职业素养,同时拥有崇尚劳动光荣、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达到计算机网络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等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三级)要求的技能人才。

3.技师(预备技师)培养目标

塑造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良好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及一定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融入出产、建成、监管和业务第一线,掌握较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网络建设、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云计算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等体系自学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网络应用技术相关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管理岗位群、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群、信息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实干型技术人才。同时具有崇尚劳动光荣、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应取得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证书(网络管理员),力争取得网络工程师。

三、课程安排(附表)

一体化课程标准

8.网络设备配置技术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名称

网络设备配置技术

教学安排

第二学期

基准学时

建议108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某新筹建工业园区需要搭建园区网络,满足园区各企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访问外网(Internet)的需要。随着IPv6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考虑园区未来规模的扩展,合理使用IPv6技术,使网络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无线移动终端数量的快速增长,在园区部署无线网络,以满足园区员工的移动办公需求。项目经理张工接到项目,与客户确定需求,下达任务。

网络工程师赵工接到项目任务书,与项目经理分析可行性,明确需求,制定进度计划。根据进度计划,设计项目文档,选用合适的网络设备,以小组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园区网络设计、网络设备配置和网络连通性及安全性的调试。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工作记录,进行阶段性或局部测试,调试网络并修订问题;调试无误后制定园区网络使用和维护指南,项目经理对网络系统、配置文件和相关文档进行抽查;待客户验收合格后,完成项目提交;提交项目后对园区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网络使用和维护技术培训,项目完成。

要求在园区网络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工作过程和操作符合安全规范与企业管理制度要求。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与学习对象

工具、设备、材料、资料

工作要求

1.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企业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规定等制度;

2.收集企业用户需求,绘制网络拓扑图;

3.收集网络设备的品牌与型号信息;

4.查询网络设备安装手册与配置文档;

5.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

6.完成网络的测试;

6.记录工作过程及完成情况与资料归档。

工具、设备、材料与资料:

1.工具、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AC、AP、PC、配置线、安装工具等。

2.材料、资料:

设备安装手册、设备配置手册。

3.工作方法:

设备安装方法、设备配置方法等。

4.劳动组织方式:

一般以小组形式实施;

从教师处领取任务,完成后交付;

进行任务的实施;

记录实施过程及故障排除情况;

工作完成情况记录并归档。

工作要求:

1.能执行安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