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沁园春长沙》课件22张.pptx
文件大小:3.42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1.22千字
文档摘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

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壮阔。记载着诗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国内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在全国十几个省迅猛发展。毛泽东领导湖南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与党支部。彼时,国共统一战线确立,但革命领导权争夺激烈,国民党右派篡权,陈独秀提出错误主张,毛泽东与之斗争。军阀赵恒惕欲逮捕他,在韶山人民掩护下,毛泽东秘密前往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他忆起往昔,写下《沁园春·长沙》。;词的知识;初读正音;整体感知;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作者在描绘这湘江秋景图时,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炼字题:

第一步:释词义

第二步:述句意(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

第三步:点手法

第四步:析感情;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常见的写景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

(2??表现手法:衬托、对比、烘托……

(3)描写的角度: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多角度)、视听结合(多感官:触觉、嗅觉、听觉、视觉)、色彩的渲染;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一改古人“悲秋”“伤秋”的风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面对这壮丽的湘江秋景,作者又想到了什么?;赏析下阙;;整首词通过对长沙橘子洲头秋景的描绘和对词人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写法探究;感悟青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