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x
文件大小:1.97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一、感受“多元一体”;1.华夏族;2.“中华”;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胡床、方凳、服饰等;说说在八年级的学习中了解到的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最先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是梁启超。;4.“中国”;二、探究“驱除鞑虏”;列强历次侵华战争;甲午战争

1894-1895;恢复中华,是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汉族人的共和国。

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不仅不能团结各族人民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还会导致国家的分裂,是不可取的。;全民族团结,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发展国家的军事、经济实力;

增强民族意识,共同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阅读梁启超与孙中山的言论,完成:

①梁启超提出了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说说你的理解。

②从孙中山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革命的对象是什么?

③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族的看法有哪些共同点?;三、走向“五族共和”;“驱除鞑虏”;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如果以今日的眼光来看问题,“五族共和”的说法是否够完善呢?;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