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数据可视化 第2版 教学大纲.docx
文件大小:32.77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5.73千字
文档摘要

《大数据可视化》(第2版)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数据可视化

课程代码:[具体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总学时:

[具体总学时](理论学时:[具体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具体实验学时])

学分:[具体学分]

先修课程:(参考)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统计学基础、编程语言基础(如Python)

后续课程:(参考)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机器学习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审美观念和创新思维。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练使用Excel、Tableau、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设计与分析,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数据可视化基础(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

1.1数据再认识

1.1.1数据分类

1.1.2数据集

1.1.3相似度与密度

1.1.4数据的可变性

1.1.5数据的不确定性

1.2数据的背景信息

1.3数据预处理

1.3.1数据获取

1.3.2数据清洗

1.3.3数据规约

1.3.4数据整合与集成

1.3.5数据可视化

1.4数据组织与管理

1.4.1数据的价值

1.4.2数据管理

1.4.3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1.5数据分析与挖掘

1.5.1数据分析方法

1.5.2探索式分析

1.5.3联机分析处理

1.5.4数据挖掘

1.5.5数据工作流

【习题】

【实验与思考】大数据知识宝藏——可视化工具GAPMINDER

第2章数据可视化之美(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

2.1数据与图形

2.1.1数据与走势

2.1.2地图传递信息

2.2视觉信息的科学解释

2.2.1人类视觉的接受能力

2.2.2图片和分享的力量

2.2.3实时可视化

2.3数据可视化方法

2.3.1数据可视化场景

2.3.2数据分析图表

2.3.3数据研究方法

2.3.4信息图形和展示

2.4数据艺术世界

2.5数据视觉分析

2.5.1热点图

2.5.2时间序列图

2.5.3网络图

2.5.4空间数据制图

【习题】

【实验与思考】绘制新的泰坦尼克号镶嵌图

第3章工具与数据资源(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

3.1数据与信息的可视化

3.2可视化软件系统

3.2.1医学可视化软件

3.2.2科学可视化软件

3.2.3信息可视化软件

3.3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3.3.1面向科学可视化

3.3.2面向信息可视化

3.4WEB应用开发工具

3.4.1D3.js

3.4.2DataV可视化组件库

3.4.3ECharts

3.5数据分析与挖掘工具

3.5.1R语言

3.5.2SAS语言

3.6可视化数据资源

3.6.1数据集资源

3.6.2可视化信息资源

【习题】

【实验与思考】熟悉可视化的平台、工具与数据资源

第4章数据引导可视化设计(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

4.1可视化理论的发展

4.1.1图形符号学

4.1.2图形语法

4.1.3数据状态模型

4.2按任务区分的数据类型

4.3可视化设计原则

4.3.1数据到可视化的直观映射

4.3.2视图选择与交互设计

4.3.3信息密度——数据的筛选

4.3.4美学因素

4.3.5动画与过渡

4.4可视化基本框架

4.4.1数据可视化流程

4.4.2数据可视化设计

4.4.3可视化基本图表

【习题】

【实验与思考】大数据可视化的领军企业TABLEAU

第5章数据可视化过程(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

5.1可视化设计组件

5.1.1颜色与透明度

5.1.2可视化隐喻

5.1.3坐标系

5.1.4标尺

5.1.5背景信息

5.1.6整合可视化组件

5.2用数据指导视觉探索

5.2.1你拥有什么数据

5.2.2应该使用哪种可视化方式

5.2.3你看到了什么,有意义吗

5.3分类数据的可视化

5.3.1整体中的部分

5.3.2子分类

5.4时序数据的可视化

5.4.1周期

5.4.2循环

5.5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5.6让可视化设计更清晰

5.6.1建立视觉层次

5.6.2增强图表的可读性

5.6.3允许数据点之间进行比较

【习题】

【实验与思考】大数据可视化的领军企业GAPMINDER

第6章面向用户的交互设计(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

6.1交互准则

6.1.1交互的作用

6.1.2交互延时

6.1.3交互成本

6.1.4交互场景变化

6.2交互分类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