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肌肉注射要点.docx
文件大小:2.65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1.83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目标

1、掌握肌内注射的进针方法

2、掌握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3、熟悉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4.了解肌内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

定义

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也称肌肉注射

(4)推药液(3)抽回血(2)进饪(潮紧皮肤

(4)推药液

(3)抽回血

(2)进饪

肌肉注射的目的

1.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

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

2.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注射部位选择

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

背二

背二用力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

骼后上棘

骼峭最高点

肌注部位一

大转子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以骼嵴

最高点作一垂直线,

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2)联线法

取骼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

1/3处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1)

骼皤下缘骼前上棘

骼皤下缘

骼前上棘

分别置于骼前上

棘和骼峭下缘处,

骼峭、示指、中

指间的三角区为

注射区

“+”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2)

骼前上棘外侧三

横指处(病人手

指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髋关节

10m

10m75cm

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的范围

10cm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侧,

三角肌

肩峰下2-3

横指处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注射方法及内容

●1、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侧卧、俯卧、坐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2、、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

●3.排尽空气,右手以握笔式持注射器,

以中指固定针栓,左手绷紧皮肤,将针

头垂直快速刺入肌内。一般刺入针梗的2

/3,按患者胖瘦适当掌握。

注射方法及内容

●4.放松左手,回抽活塞,如无回血,即可缓缓推药。如有回血,可拔出少许再

行试抽,至无回血,再行推药。

注射方法及内容

●5.推药时必须固定针栓,速度女慢,同

时注意患者表情及反应,如系油性药液,

更应持牢针栓,以防用力过大,针栓与

针筒脱开,药液外溢。如系混悬药液,

须摇匀药液,持牢针栓,快速推入,以

免药液沉淀,造成堵塞或药液外溢。

●6.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干棉

球或棉签按压片刻。

·7、核对、用物处理

操作步骤

按医嘱吸取药液

消毒皮肤,待干

再次核对、排气

穿刺

推药(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

药物)

拔针、按压

再次核对,操作后处理

注意事项

严格地行杏对生度和无菌品作百川

2.臀部注射部位要选择适当,应选无炎

症、硬结或压痛处。偏内侧易伤及神

经、血管;偏外侧易刺到骼骨或断针,

均须妥为防止。

注意事项

3、遇2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的,应注意配

伍禁忌。注射青霉素药液时应新鲜配制,

以减少过敏反应。稠厚油类药物,须加

温待融化后再吸取。

4.切勿将针栓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

焊接处折断;万一折断,应保持局部与

肢体不动,速用止血钳夹住断端取出。

如全部埋入肌内,即请外科医师行手术

取出。

注意事项

5、需长期肌注患者,注身更换,并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若注射后,引起疼痛或硬结,

可用热水袋、湿热敷、理疗或外敷黄金散等治疗。

6.婴幼儿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可选用臀

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无痛注射技术

1、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

3、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快和出针快,

推药慢,注药速度均匀。

4、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选用针头宜粗长,进针

宜深,否则易造成注射部位硬结和疼痛。

5.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

液,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同时注意药物

配伍禁忌。

病区内集中肌内注射法

●1.在同一时间为数名患者做肌内注

射时,需准备1个无菌治疗盘,盘上

铺无菌治疗巾(双层),将已吸取

药液的注射器按床号顺序整齐排列在治疗盘内,将小注射卡固定于注射器尾部,盖上无菌治疗巾备用。

病区内集中肌内注射法

●2、准备1辆清洁治疗车,上层放无菌注射盘、注射本,下层放3个小筒(1放用

过的注射器和针头;1放废气物。1放消

毒液和小毛巾)。

●3.注射前须经两人以上核对,无误后推

至病房按床号、姓名逐一核对后注射,

为患者注射后,应用消毒液吸收,小毛

巾揩干,再为另一患者注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