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模块一任务1:车辆故障信息的检查与读取
课程
《汽车维护》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化教学
总课时
2
任务分析
车辆故障信息的检查与读取是汽车维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任务旨在及时发现车辆各系统的潜在问题,保障行车安全。检查环节需确认仪表故障信息和发动机运转情况,判断车辆在工况下是否存在故障指示灯、运转不良等故障信息。读取环节需确认故障码和基本数据流,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清除故障码后再进行二次读取故障码。此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流程,更需理解各步骤原理,培养严谨、认真的维修态度和故障排查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汽车概论,对仪表盘上的故障指示灯含义有一定的认知;
2.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的基础;
3.会使用教材中的操作流程表、考核表。
4.学生判断分析能力不强,需要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正确阐述车辆故障码检查与读取的意义;
2.能够正确阐述解码仪的常见类型和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要求制作车辆故障信息检查与读取的作业流程图,说出作业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
2.能够根据流程和规范完成车辆故障信息检查与读取的作业。
素养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倾听他人意见;
2.通过技能规范标准落实,学生能形成标准意识、规范意识、敬业精神和安全作业的职业素养。
重难点
重点:
1.熟悉车辆故障信息检查与读取的规范要求;2.根据操作流程图,标准规范完成车辆故障信息的检查与读取;
难点:
车辆故障信息检查与读取的规范操作。
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
教学资源平台
1.《汽车维护》教材;
2.操作流程图20份;
3.威朗汽车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四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预测
课前学习
根据课中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车辆故障码检查与读取的意义、解码仪的常见类型和主要作用、实车中诊断接口的位置、车辆故障信息的检查与读取的流程。
通过课前学习让学生巩固知识结构,并了解该任务作业流程。
课中学习第一学时理论必知
一、任务引入(3分钟)
教师活动:
抛出问题:
王先生的一辆通用别克威朗2017款三厢自动进取型轿车,车辆行驶里程5万多公里,购买于2017年11月,汽车仪表上有故障灯亮起,在行驶过程中感觉汽车动力不足,希望师傅帮他检查一下车辆是否有故障。经维修师傅试车检查,发现组合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灯常亮,需要用故障诊断仪读取车辆故障信息再做进一步确认问题所在。车辆故障信息怎样检查和读取的呢?如何使用故障诊断仪呢?
学生活动:
学生头脑风暴,回答。
教师活动:如果学生能回答出,解释原因;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先引导,后分析原因。
通过问题的直接提出,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二、自主探究(15分钟)
教师活动:给每组学生提供与实车连接好的解码仪、学习资料、学案,并说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码仪理论必知的讨论与学习。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小组合作方式分别,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先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再借助实际体验或观察,完成相应的学案作业。
采用观察和体验学习的方式,实际体验再结合文本资料,易于学生清楚解码仪的主要功能,并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清楚解码仪的组成及与车辆的连接关系。
三、新知分享(12分钟)
教师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结合实车和解码仪,汇报探究学习结果,并进行汇报评价。
学生活动:
1.汇报小组借助实车、投屏设备,介绍解码仪的组成部件、选择车型和系统的步骤及相应的探究结果;
2.在汇报与观摩中再一次巩固知识,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相应的评价。
通过学生的展示、互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加深学习内容的记忆,突破理论学习重点,也便于教师对于学生第一阶段学习的评估。
四、总结拓展(5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汇报及互动情况,拓展故障诊断仪的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总结,进行思考与记录。
在表扬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
五、练思并进(5分钟)
教师活动:根据知识目标进行命题,组织学生解答;
学生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回答。
通过习题作答,评价学生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相关知识。
第二学时操作尝试与反思
一、怎么做?(操作演示)12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下发、并讲解操作流程图;
2-教师组织学生从学习区到操作区;
3-教师结合视频,演示操作,讲解操作要点(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流程图)
学生活动:
学习操作流程图;
观看视频与教师操作示范
通过教学示范操作,让学生结合操作流程图,直观观察操作技能的动作要领。
二、怎么做?(尝试操作)18分钟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操作
2-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