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模块三任务2:内外部灯的检查与维护
课程
《汽车维护》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化教学
总课时
4
任务分析
内外部灯检查与维护是汽车电气系统维护的核心内容,旨在确保车辆灯光信号装置正常工作,保障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检查环节需确认前部灯光(日行灯、示宽灯、近远光灯等)、后部灯光(制动灯、转向灯、倒车灯等)及内部灯光(顶灯、阅读灯)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灯泡损坏、线路故障或安装松动等问题。维护操作需严格遵循流程,先进行外观检查,再通过开关操作测试各灯光功能,必要时更换部件。此任务要求学生掌握灯光系统的结构原理、检查流程及故障排查方法,理解灯光信号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维修态度和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汽车构造,对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有认知,了解灯光系统的基础作用;
2.具备常用工具的使用技能,能规范操作车辆电气设备;
3.会使用维修手册与教材中的操作流程表、考核表。
4.对灯光故障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弱,需教师引导故障排查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正确回答汽车内外部灯光的名称、作用和位置;
2.能够正确回答汽车内外部灯光检查的必要性和故障原因。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标准和要求制作汽车内部、外部灯光检查与维护的流程图,说出作业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
2.能够根据流程和规范完成汽车内外部灯光的检查与维护作业。
素养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倾听他人意见;
2.通过技能规范标准落实,培养学生标准意识、规范意识、敬业精神和安全作业的职业素养。
重难点
重点:
1.熟悉内外部灯光的类型、信号含义及维护要求;
2.能按操作流程图规范完成内外部灯光的检查作业。
难点:
内外部灯光的故障判断逻辑及规范操作流程的执行。
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示范教学法。
教学资源平台
1.《汽车维护》教材及威朗汽车维修手册4份;
2.操作流程图20份;
3.威朗汽车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四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预测
课前学习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学习内外部灯光的结构、作用、实车布置及检查流程,学会使用维修手册查询灯光标准。
学生活动:
通过教材和维修手册预习灯光类型(前部、后部、内部)及对应信号含义,记录灯光强度标准和故障原因。
巩固学生对灯光系统的基础知识的认知,为课中实践操作奠定理论基础。
课中学习第一学时理论必知
一、任务引入(3分钟)
教师活动:
抛出问题:
李先生的一辆通用别克威朗2017款三厢自动进取型轿车,车辆行驶里程2万多公里,购买于2019年12月,目前车辆外部车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为:行驶时,左后转向灯和制动车灯等照明信号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仪表盘上的左转向灯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也比右转向灯快。这些故障对李先生的驾驶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他将车辆送至专业的4S店进行检修,希望师傅帮他检查一下,恢复车辆技术状况。经师傅检查,发现车辆的左后转向灯和刹车灯均无法工作,同时仪表盘上左转向灯指示灯的闪烁频率变快。维修技师初步判断这些故障可能是由于电路系统故障或灯泡损坏等原因引起的。引导学生思考组合仪表灯的作用及检查方法。
学生活动:
头脑风暴,分析故障可能原因,回答。
教师活动:如果学生能回答出,解释原因;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先引导,后分析原因。
通过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15分钟)
教师活动:提供实车、学习资料和学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识别内外部灯光的类型、位置及信号含义,完成学案作业。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对照实车观察灯光分布,结合资料区分前部、后部及内部灯光,记录各灯的名称和作用。
通过实物观察和文本学习,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灯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新知分享(12分钟)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结合实车汇报探究结果,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灯光的位置和含义,进行点评。
学生活动:
1.小组代表借助实车和投屏设备,介绍内外部灯光的组成部件及信号含义及相应的探究结果;
2.在汇报与观摩中再一次巩固知识,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相应的评价。
通过学生的展示、互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加深学习内容的记忆,突破理论学习重点,也便于教师对于学生第一阶段学习的评估。
四、总结拓展(5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内外部灯光的分类和作用,拓展LED车灯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学生活动:记录重点内容,思考LED灯与传统灯泡的差异。
巩固核心知识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拓展与重点的分析;
五、练思并进(5分钟)
教师活动:根据知识目标进行命题,组织学生解答;
学生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回答。
通过即时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强化知识记忆。
第二学时操作预备
一、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