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以领会教学法发展初中生运动认知能力的实践探索.docx
文件大小:43.6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6.48千字
文档摘要

以领会教学法发展初中生运动认知能力的实践探索

摘要:发展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领会教学法倡导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战术意识培养为教学核心目标,通过“比赛—对抗性学练—比赛”的过程因人而异地教授学生各种技巧动作,它在发展学生运动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可通过“制订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的学习目标”“确立以技战术运用为主的学习内容”“构建以真对抗为主的学习场域”“实行以先比赛为主的学习顺序”“选择以身体对话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以嵌入式为主的学习评价”等做法,将领会教学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关键词:运动认知能力;领会教学法;体育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其中,运动能力又包括体能、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等。这表明,发展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运动认知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广大体育教师所忽视,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的身体练得棒棒的。其实,这种认知只关注学生学了多少,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长期处于基于动作技能掌握的低阶阶段,他们很难学会如何利用“专家思维”来运动,这不利于其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体育课堂中引入领会教学法,是发展学生运动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领会教学法的内涵

领会教学法是由英国洛夫堡大学的宾嘉和霍普首先在球类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倡导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战术意识培养视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将战术意识列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训练学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关键,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教授各种技巧动作[1],其基本操作流程为“比赛→对抗性学练→比赛”。这种教学方法把体育课的着眼点从传统的强调动作技术的发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兴趣上来,在发展学生运动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引领学生实现真实学习、高阶学习、意义学习和兴趣学习。

二、领会教学法应用于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真实学习

具身认知理论指出,人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使身心深度参与,唯此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多维认知结构[2]。领会教学法提倡学生在比赛或对抗中学习知识,即通过先让学生直接比赛,接着在各种对抗中进行学练,最后继续比赛的方式,引领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这种对抗与比赛就是一种真实的运动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使学生的战术意识时刻处于被激活与作用的状态,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

(二)引领高阶学习

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有理解了运动技能,才能实现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高阶学习[3]。领会教学法强调教学从比赛开始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边比赛边运用知识的学习状态。换句话说,由于比赛具有情境不确定性,使得学生要时刻将诸多投篮、运球技术等“惰性知识”变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活知识”,这一过程便是一种在理解基础上的高阶学习。

(三)促进意义学习

运动认知能力除了要求对技战术有较深的理解之外,还要求对某项运动的本质内涵有更高水平的把握,进而获得超越运动学习本身意义的素养提升。体育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传承体育运动文化是体育学习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篮球运动的社会文化符号意义是自信、协作、忠诚度和领导力,是在极其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追求最大实效的一项对抗性运动[4]。领会教学法倡导教学起于比赛终于比赛,在比赛中领悟篮球运动的意义,在输赢中感悟篮球运动的价值,这有利于促进意义学习。

(四)促成有兴趣地学习

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依托于运动兴趣,如果没有兴趣,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体育教学要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对体育课充满期待,进而在练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加速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领会教学法主张从上课开始就引入比赛,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学习的兴趣,并在后续的具有挑战性的对抗练习中始终保持这种状态,不断地引领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为其发展运动认知能力提供支撑。

三、以领会教学法发展初中生运动认知能力的实践

相比其他体育教学方法,领会教学法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限制条件、学习顺序、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下面,笔者以篮球教学为例详细阐述。

(一)学习目标: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

以领会教学法开展的篮球教学,其学习目标应以战术意识培养为主。以传接球课为例,其具体学习目标为“利用变向和变速跑以摆脱防守到适当的空位去接应球;懂得分配空间,避免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