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运动和力教学设计
课题7.5运动和力单元第七章《运动和力》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
教材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衡状态物体切入,如静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杂技演员、匀速
下落的跳伞运动员等,进而构建学生对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等物理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二力
教材
内容平衡的条件,分析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分析日常生活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例子;
分析而物体也可能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因此,通过实验展示非平衡力下物体是怎么运动的,而他
们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2.1.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1.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在不停地运动。
2.2.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022
新课2.2.4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
标要件。
求2.2.5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
有关现象。
4.1.5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构建二力平衡的物理观念,深刻理解二力平衡是物体受力的一种特殊且重要的状态,形
成系统的力的平衡概念,并能灵活运用这一观念解释生活中物体平衡现象。(物理观念)
学习
2、从复杂的实际物理现象中构建出简洁的二力平衡物理模型,并通过对比法、归纳法得出
目标
与核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受平衡力与非平衡力的运动状态。(科学思维)
心素3、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科学探究)
养
4、在实验中通过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思维,结合物理学知
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生在本节学习之前已经对力的概念、物体运动及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等知识有了认识,
学情这都为学习物体在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分析奠定了基础,然而学生对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
分析的内在本质联系理解尚浅,需通过实验以及生活中典型的实例,深化学生对物体受平衡力或
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的理解。
重点1、二力平衡的条件;2、物体的平衡状态;3、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生活中物体的受力情
况
难点1、二力平衡的条件;2、运用二力平衡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材料多媒体课件:ppt
准备实验器材:小车、滑轮、钩码、细线、小卡片、小球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由前面我们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可引入课题
知,不受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然而生活中物体可能不受力,难道生活中就没有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吗?那么它们的受
力特点是怎样的?受力的物体又是怎样的运动
状态呢?
讲授新课知识点一二力平衡
观察停在树枝上的小鸟、被托举的杂技演员、放分析例子,跟着教师认识并理解
置在桌面上的书本,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运动状一起作受力分析,并二力平衡,
态,并和学生一起对物体作受力分析。归纳总结知道什么是
结论:他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状态
两个力的作用
观察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匀速上升的无人
机,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运动状态,并和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