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说课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ppt
文件大小:3.36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3.36千字
文档摘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6课说教材1说教学重难点4说学情2说教法学法5说教学目标36说教学过程说课过程1.1说教材工作回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介绍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影响、求同存异方针提出及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的主要成就。周恩来总理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和杰出领导者。说教学过程1.2说学情工作回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经济建设成就,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的成就。本单元是初次接触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确立的基本外交政策背景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提升综合能力。八年级的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已经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史实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伟大意义缺乏系统梳理,而且其发现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说教学过程1.3说教学目标工作回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成就。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读图、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3说教学目标工作回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史料及小组讨论的方法,探究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知道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锻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1.4说教学重难点工作回顾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制定出来以后,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重点难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1.5说教法学法工作回顾说教法学法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材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采用导学案设计、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补充、当堂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6说教学过程工作回顾说教学过程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材根据我校提倡的“三主六环”教学模式和历史教研组的“少教多学”理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看图说史、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历史知识体系化、网络化。2.1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工作回顾作业布置新课讲授课堂小结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意图2.2积极探索,新课讲授工作回顾作业布置导入新课课堂小结新课讲授播放图片,学生阅读课本,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政策(原因、内容、影响)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内容影响(举例说明)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并结合课本内容,加深对外交政策的理解和外交成就的掌握。“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天好起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建立时确立的,它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1953年12月31日周总理会见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首次提出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核心和基础保证目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2积极探索,新课讲授工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