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征+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文件大小:11.6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征;考点扫描:近三年高考考点梳理;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北京人复原像;(二)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公元前2070年);;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及特征;史料:
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的,而是多条线忽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是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通过区内外诸考古学文化的交汇、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不断的组合、重组,得到不断更新,萌发出蓬勃生机,并最终殊途同归,趋于融合。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食物来源:采集、渔猎;(2)手工业发展:;3、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生活:农业的出现,推动了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思维提升】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