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解析版).pdf
文件大小:660.21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2.41万字
文档摘要

一、物质的检验、鉴别

(1)物质鉴别的方法

①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

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②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

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③无剂鉴别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等)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

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连环鉴别出。

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入手时,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产生不同现象,

即可加以区别。

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可借用相关反应

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

(2)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2-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时,只能用BaCl溶液不能用AgNO溶液。

423

(3)鉴别方法

①不另用任何试剂的鉴别题

根据物理性质鉴别。从给出的几种待鉴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确定出一种物

质,并用它作为起始鉴别试剂去鉴别其它物质。

例如:四种未知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钡、硫酸铜和硫酸钾,在不外加其它试剂的情况

下,将它们鉴别开。

两两混合反应法。当从外观上不能辨别出一种未知物质时,用两两相混合的方法,根据它们

之间出现的现象来鉴别。

例如:不用外加其它试剂,鉴别BaCl、NaCO、HCl、KSO。

22324

②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指示剂法。(适用于几种待鉴物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别的试题)选择适当的指示剂,使

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得以鉴别。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石蕊试剂鉴别氢氧化钠、水和稀硫酸三瓶液体。

强酸法。(适用于待鉴物含有不稳定性酸根或是金属氧化物的试题)选用一种强酸作为鉴

别试剂,使几种待鉴物质产生不同的现象,从而得以鉴别。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稀硫酸鉴别BaCl、NaCO、KCl三种溶液。

223

强碱法。(适用于待鉴别的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阳离子的试题)选用一种强碱溶液作为鉴

别试剂,根据生成物的溶解性、颜色、稳定性及气体的气味等的不同而加以鉴别。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NH)SO、NaCl三种溶液。

2424

特殊盐法。(适用于待鉴别的几种溶液中含有特殊的阳离子和特殊的阴离子的试题)解答

时选用一种盐作为鉴别试剂,使各溶液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或气体等现象而加以鉴别。常用

来作鉴别试剂的盐有:BaCl、NaCO、Ba(NO)、CuSO等等。

223324

例如:试用一种试剂碳酸钠溶液鉴别Ca(OH)、HSO、NaOH三种溶液。

224

③任选试剂(不限于一种)的鉴别题

选用试剂的基本原则是:试剂的种类尽量要少,鉴别程序尽量简单。

利用物质特征鉴别。

选择适当的分组试剂,将待鉴物质分组,然后一一鉴别。常见的分组试剂有石蕊试液、NaOH、

BaCl、AgNO等。

23

二、物质的除杂

(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

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

①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②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③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④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⑤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三、混合物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