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halalgia第1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头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胡志强第2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头风病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第3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名诊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论制定通过《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992年)统一病名为头风病,相当于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西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现称偏头痛)和肌紧张性头痛(现称紧张型头痛)的一类疾病。第4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病名诊断1.主症:反复发作性头痛,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至少有5次发作。1)疼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是全头痛。2)疼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3)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可自行缓解第5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起止无常。3.病发可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4.经神经系统检查及理化、CT、MRI、DSA等检查可以除外颅神经损伤与脑内器质性病变引起者。一、病名诊断第6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证候诊断风火候1风痰候2风瘀候3阳虚寒凝候4气血两虚候5第7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证候诊断1.风火候:
突起头部一侧或两侧跳痛或涨痛,疼痛剧烈,恶心呕吐,眩晕,口干口苦,面红目赤,目胀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两胁胀痛,妇女月经不调,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则: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合龙胆泻肝汤加减。第8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证候诊断2.风痰候:
突起头痛胀痛,昏痛,头痛如裹,恶心呕吐痰涎,头昏,眩晕,嗜睡,倦怠乏力,脘闷纳差;舌质正常或淡白,苔白腻,脉弦滑。治则:健脾化痰,降逆止痛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减。第9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证候诊断3.风瘀候:
头痛日久反复发作,痛如针刺刀割,或跳痛,痛处固定不移,失眠多梦,妇女月经不调或有血块伴有腹痛;舌质紫暗或带瘀斑、瘀点,舌下脉络青紫,脉沉涩或弦。治则:祛风通窍,活络化瘀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第10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证候诊断4.阳虚寒凝候:
头痛反复发作,疼痛剧烈,遇寒加重,遇热痛减,头部恶风怕冷,喜裹头,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治则:温阳散寒止痛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第11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证候诊断5.气血两虚候:
头痛隐隐,反复发作,遇劳加重,头昏目眩,神疲乏力,心悸,多梦,纳呆,食少,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气血双补方药:八珍汤加减。以上几类证候中,风、火、痰、瘀、寒、虚之间可以互相兼夹,形成多种证候。第12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分期标准发作期疼痛发作期间缓解期疼痛缓解期间第13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病因病机(一)肝胆功能失调是偏头痛(头风)发病的病理基础。
1.经络循行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属肝,络胆,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并向上与督脉会于巅顶,胆附于肝,经脉相连,胆经布散于头两侧。可见肝胆二经已占据了头部的主要位置。
据临证观察,头风发作时,疼痛部位以头之偏侧或额角为主。第14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病因病机2.肝与内风关系密切。肝为风木之脏,肝木失和,内风旋动。因此,内风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肝的功能失调。《内经》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风病其痛作止无常,愈后遇触复发,此与内伤头痛时作时止的特点相符。可见本病乃内伤所致。又因发病急骤,转化迅速体现了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故可以把本病归于内风证。第15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病因病机3.头风病临床症状及发作诱因与肝有关。头风病患者除头痛外,情绪异常亦为重要表现,常见激惹、烦躁、恐惧及悲观失望等,而且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说明本病与肝失疏泄,不能正常调节情志关系密切。4.头风病多从肝论治。资料显示,各年代的老中医,治头风病多从肝论治,有活血平肝祛痰、从肝论治七法等。第16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病因病机5.肝失疏泄在头风病中产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