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次课周围神经疾病.ppt
文件大小:10.62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4.72千字
文档摘要

(3)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

如在发出镫骨肌支以上受损时,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

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尚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Hunt综合征。第2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及鉴别诊断】(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

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中枢性面瘫:

①病因多为脑血管病或肿瘤(大脑半球)

②仅为眼裂以下面部表情肌瘫痪,常伴舌瘫及肌体瘫痪

③肌电图检查,面神经传导速度无异常。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Guillain-Barre综合征可有周围性面瘫,多为双侧性,并伴有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其它如糖尿病、外伤、中毒等也可引起。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以及腮腺炎、肿瘤、下颌化脓性淋巴结炎等所致者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及病史。

(4)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多起病较慢,且有原发病及其他脑神经受损表现。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恢复。

(1)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15mg/d,7-10天;服泼尼松,初剂量为lmg/(k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以后7-10日内逐渐减量。【治疗】

(treatment)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B族维生素药物:

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500--1000μg加入溶液500ml静脉滴注(避光),或肌注500μg,1次/d,10-15d后可口服弥可保500μg3次/d.。维生素Bl100mg、维生素B12500μg,均1次/d肌肉注射。可促进神经髓鞘的恢复。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③氯苯氨丁酸(baclofen,力奥来素)可通过减低肌张力而改善局部血循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可逐渐加至30-40mg/d,每日分3次口服。个别病人不能耐受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嗜睡等。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理疗

急性期:在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循环,消除神经水肿。

鳝鱼血外敷

恢复期:碘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康复治疗只要患侧面肌能活动即应尽早开始自我功能训练,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并辅以面部肌肉按摩。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Diseasesofperipheralnerve)许志强第三临床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

参考教材2010级临床、高原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神经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教学内容与对象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分类周围神经的电生理检查难点、熟悉重点、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要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周围神经(peripheralnerve)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周围神经从功能上分为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两部分。周围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鞘:运动、深感觉无髓鞘:痛温觉、自主神经概述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周围神经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营养代谢、药物及中毒、血管炎、肿瘤、遗传、外伤或机械压迫等原因有关。可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后者按病因又分为营养缺乏和代谢性、中毒性、感染性、免疫相关性炎症、缺血性、机械外伤性等。按照累及的神经分布形式分为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