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悬灸治疗关节疼痛.ppt
文件大小:9.13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5.39千字
文档摘要

悬灸治疗关节疼痛第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郑州市中医院疼痛科第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悬灸即为悬空施灸,是将艾条点燃悬于施灸部位之上施灸的一种灸法,是艾灸的一种。是一种毫无创伤且具有独特养生、保健、美容功能的灸法新技术。是一种不用针、无接触、无伤害、无副作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绿色古老养生项目。男女老少皆可通过悬灸进行养生保健、养颜驻容。根据艾灸的操作方法不同,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而间接灸又可分为隔物灸和悬灸。第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4.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5.《皇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6.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7.《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晋隋时代陈延之)8.《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第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蒿枝、萧、艾青、蒿草等。第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蕲艾,艾草的一种,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第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艾灸的作用:一、温经散寒二、行气通络三、扶阳固脱四、升阳举陷五、防病保健第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主要作用分述如下:第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禁服》亦云:“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第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第10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扶阳固脱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第1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法。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