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docx
文件大小:34.11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8.95千字
文档摘要

1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1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车辆检测与维修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专业教学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标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学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本校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于本标准办出特色。

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500602)

3入学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4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5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交通运输大类(50)

所属专业类(代码)

城市轨道交通类(5006)

对应行业(代码)

城市轨道交通(5412)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轨道交通列车司机L(4-02-01-01)、动车组制修师(6-23-01-03)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车辆检测与维修……

职业类证书

轨道列车司机、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轨道交通车辆检修……

2

6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动车组制修师等岗位(群),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车辆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7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机械基础、电工电子、行车组织规则、通信信号、车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网络控制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系统检修等技术,具有走行部系统维护、车钩维护、车门系统维护、车体内装维护、贯通道维护等能力;

(7)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检修等技术,具有牵引系统维护、辅助电源系统维护、网络控制系统维护、空调采暖系统维护、车上服务设备维护、一般电气元件维护等能力;

(8)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检修等技术,具有根据维修手册及检修规程,进行基础制动系统维护、空气悬挂系统维护、风源系统维护、风管路及阀件维护、电控设备维护等能力;

(9)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维领域数字化等技术,具有使用智能运维技术进行列车运维等能力;

(10)掌握轨道列车多工况下的行车技术,具有列车整备、出入车辆基地、洗车、调车、调试、站台作业、正线区间驾驶、折返、列车救援、反方向运行、推进运行、退行、特殊天气行车、临时运营调整情况下行车等作业的能力;

(11)掌握列车故障处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等技能,具有列车牵引、制动、车门、辅助电源、

3

信号、高压供电、服务设备等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设备类、行车类、自然因素类、消防类、公共安全类等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

(12)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13)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