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北京]2025年海关总署在京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5名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2.33 MB
总页数:14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7.32万字
文档摘要

[北京]2025年海关总署在京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5名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人生能像芒果一样,用那么短暂时光活出精彩吗?每一个芒果看起来相似,但仍有大小、酸甜之分,犹如人之________。芒果由懵懂的种子开始萌芽,到硕果累累的璀璨,其间经历了多少的风吹雨打、花开花落,由繁华到落寞的轮回,何尝不是在________着人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差距领略

??B:区分体味

??C:差别饰演

??D:迥异演绎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犹如”是好像、如同的意思,所以空白处词语应与“每一个芒果看起来相似,但仍有大小、酸甜之分”对应,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C项“差别”指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D项“迥异”亦作“逈异”,有大不相同,完全不同的意思,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A项“差距”指事物之间的差别程度,而文段强调的是差别,排除;B项“区分”指分开来两个不同的事物,有区别、分辨的意思,填入文段会造成语法错误,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段信息“由繁华到落寞的轮回,何尝不是在?????着人生”可知空白处所填词语应与“人生”搭配,D项“演绎”指铺陈、表现,可以与“人生”搭配,表示用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当选。C项“饰演”指专职演出,或在表演艺术中扮演某个角色的人物,无法与“人生”搭配,排除。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芒果树之恋

?

2、从智能手机普及以来,一根网线让互联网用户的手中都拥有了________自我的麦克风,也让更多人有了发声的机会。然而,有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将各种低俗的信息________于网络上的各个角落,对网络上低俗内容保持高压监管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给公众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藏匿势在必行

??B:展示分布迫在眉睫

??C:展现隐匿刻不容缓

??D:表现散布间不容发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网络上的各个角落”可知该空前后要表达“不法分子将不良信息潜藏隐匿在网络中的各个角落”的意思。B项“分布”和D项“散布”不能体现隐藏的意思,排除B项和D项。

再看第三空。根据语境可知作者要表达“在网络不良环境出现的形势背景下,很有必要对网络内容保持高压监管”的意思。A项“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符合语境。答案锁定A选项。

验证第一空。通过麦克风“表达自我”,搭配合理,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刻不容缓:形容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间不容发:指相隔非常近,也指情势危急。

?

3、“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有理不在声高

??B:公道自在人心

??C:此时无声胜有声

??D:针尖不必对麦芒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文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据理力争”指的是用力、急切地说明道理。第二句解释了这种表达方式不好,是因为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和对听众辨别能力的低估。可以判断本文是“总—分”的结构,观点重在强调不要“据理力争”,不要太用力、太急切地说明道理,要保持从容淡定。

对比选项。A项“有理不在声高”符合文段重点内容。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B项:“公道自在人心”的主体是公道,也就是道理,但文段中主要强调的是表达方式。C项:“此时无声胜有声”强调没有声音,但是文段强调的是不要太用力、太急切,还是有声音的。D项:“针尖不必对麦芒”说的是实力相当的双方不必对立,而文段强调的是“可以争执,但不必声高”。

?

4、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1)2007年,该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开始超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

(2)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稳步增长状态

(3)该省居民城乡收入比在2005-2007这三年达到最大

(4)自2008年以来,该省居民城乡收入比有缩小的趋势

??A:2

??B:0

??C:4

??D:3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1)项:材料中给出的是2001年-2011年数据,但是2001年之前该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是否有超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并不知道,因此,2007年是否“开始超过”并不知道。(1)错误;

(2)项:定位表格,该省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均大于0,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