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语宪问》测试题带答案.pdf
文件大小:106.4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论语?宪问》测试题带答案

1.《论语》的体裁是什么?

A.语录体散文

B.诗歌

C.小说

D.戏剧

答案:A

2.《论语》主要是记录谁的言行?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荀子

答案:C

3.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忠诚

B.礼仪

C.仁爱

D.智慧

答案:C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

A.学而篇

B.为政篇

C.八佾篇

D.里仁篇

答案:A

5.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过错?

A.掩盖错误

B.勇于承认并改正

C.推卸责任

D.忽视不管

答案:B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

A.谦虚好学

B.诚实守信

C.勇于担当

D.独立思考

答案:A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师”指的是什么?

A.正式的老师

B.可以学习的人或事物

C.领导者

D.朋友

答案:B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A.自己喜欢的也要让别人喜欢

B.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C.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做

D.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要给别人

答案:B

9.《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应具备的品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仁爱

B.勇敢

C.狡猾

D.谦逊

答案:C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

A.学习和思考缺一不可

B.只学习不思考就行

C.只思考不学习就行

D.学习和思考都不需要

答案:A

11.《论语》中提到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什么?

A.三个方面的自我反省

B.三个省份的考察

C.三次反省自己

D.三个省的时间来自我检查

答案:A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A.见到贤能的人就想超过他,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

B.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

C.见到贤能的人就嫉妒,见到不贤能的人就嘲笑

D.见到贤能的人就疏远,见到不贤能的人就亲近

答案:B

13.“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

A.温暖过去,知道新的

B.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C.忘记过去,迎接新的

D.保留旧的,不要新的

答案:B

14.《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琴、棋、书、画、歌、舞

D.金、木、水、火、土、谷

答案:A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

A.不生气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

B.不努力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

C.不努力就不启发,不愤怒就不发展

D.不着急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

答案:C(注:此处原答案可能有误,但根据常识判断,“愤”在此处应理解为努力

、积极进取的意思,而非简单的“生气”。)

16.《论语》中提到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

A.中间的道路

B.平庸之道

C.调和理性的原则

D.无原则的妥协

答案:C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的意思是?

A.君子看重利益,小人看重义气

B.君子看重义气,小人看重利益

C.君子和小人都没有义气和利益的区别

D.君子和小人都同时看重义气和利益

答案:B

18.《论语》中,孔子认为“知者”和“仁者”哪个更快乐?

A.知者

B.仁者

C.都一样快乐

D.都不快乐

答案:B

19.“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的意思是?

A.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B.巧妙的言论和颜色,很少与仁德并存

C.说话巧妙,脸色好看,这种人很有仁德

D.说话笨拙,脸色难看,这种人没有仁德

答案:A

20.《论语》中提到的“四书”除了《论语》外还包括哪些?

A.《大学》、《中庸》、《孟子》

B.《诗经》、《尚书》、《周易》

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楚辞》、《庄子》、《老子》

答案:A

21.“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这句话的意思是?

A.有过错但不改正,这才叫真正的过错

B.犯错之后改正了就不是过错

C.犯错之后不需要改正

D.没有过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