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劳动法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劳动报酬
C.试用期
D.社会保险
答案:C。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试用期属于可以约定的条款,并非必备条款。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A.百分之五十
B.百分之六十
C.百分之七十
D.百分之八十
答案:D。《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是()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短期劳动合同
答案: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5.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6.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A.三
B.六
C.九
D.十二
答案:B。《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7.劳动者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十
B.十五
C.二十
D.三十
答案:D。《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
A.继续有效
B.失去效力
C.效力视情况而定
D.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有效
答案:A。《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9.以下属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
A.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B.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答案:C。A、B、D选项是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而C选项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0.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讨论通过。
A.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
B.工会
C.劳动行政部门
D.用人单位
答案:A。《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1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年。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12.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小时的用工形式。
A.四;二十
B.四;二十四
C.六;二十四
D.六;三十
答案:B。《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13.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元以上()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A.五百;一千
B.五百;二千
C.一千;二千
D.一千;三千
答案:B。《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14.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A.提前
B.及时分期
C.提前足额
D.及时足额
答案:D。《劳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