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GCP培训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2020年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CP),药物临床试验的首要原则是:
A.科学性
B.伦理性
C.经济性
D.可重复性
答案:B
解析:GCP总则第四条明确,药物临床试验应当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原则,即伦理审查与知情同意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核心,因此伦理性是首要原则。
2.关于伦理委员会(IRB/IEC)的组成,以下不符合GCP要求的是:
A.至少5人,性别均衡
B.包括医学专业人员、非医学专业人员
C.包括法律专业人员
D.所有成员必须为机构内部人员
答案:D
解析:GCP第二十条规定,伦理委员会成员应当包括医学及非医学专业人员,至少一名为非研究机构成员(独立成员),以保证审查的独立性。
3.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研究者向受试者充分解释试验内容,确保其理解
B.受试者因文化程度低,由家属代为签署知情同意书
C.知情同意书需注明受试者有权随时退出试验且不影响医疗
D.签署日期需填写具体年月日
答案:B
解析:GCP第十九条规定,知情同意应当由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亲自签署,仅在受试者无能力签署时(如昏迷),可由法定代理人签署,且需提供相关证明。家属若非法定代理人,不得代为签署。
4.以下哪项不属于源数据(SourceData)的范畴?
A.受试者病历中的生命体征记录
B.实验室原始检测报告扫描件
C.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中直接录入的心电图数值
D.研究者根据受试者口述整理的症状描述
答案:D
解析:GCP第八十三条定义,源数据指临床试验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或其复印件,应具有可追溯性。研究者整理的描述属于二次记录,非原始数据,因此不属于源数据。
5.严重不良事件(SAE)的报告时限要求是:
A.获知后24小时内向申办者报告
B.获知后48小时内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C.获知后72小时内向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D.仅需在研究结束时汇总报告
答案:A
解析:GCP第五十七条规定,研究者获知SAE后,应当立即向申办者报告,最迟不超过24小时;申办者收到报告后,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向药品监管部门和伦理委员会报告(通常为7天内首次报告,后续随访报告)。
6.关于试验用药品管理,以下正确的是:
A.试验用药品可与其他药品混放,只需标注“试验用”
B.受试者剩余的试验用药品可由研究者自行处理
C.需建立独立的接收、发放、回收记录,保存至试验结束后2年
D.试验用药品的批号、效期需与试验方案一致
答案:D
解析:GCP第五十二条规定,试验用药品的管理需符合药品管理相关法规,应单独存放、专人管理,建立完整的使用记录(保存至试验结束后至少5年);剩余药品需按方案或申办者要求退回或销毁,不得自行处理;批号、效期必须与方案中规定的一致,以保证试验的科学性。
7.监查员(Monitor)的核心职责不包括:
A.确认试验数据与源数据一致
B.评估研究者的资质与能力
C.参与受试者的入组筛选
D.检查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情况
答案:C
解析:GCP第五十三条规定,监查员的职责包括确认数据记录与报告的准确性、评估研究者资质、检查试验用药品管理等,但不得直接参与受试者筛选或干预研究决策,以保持独立性。
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方案偏离(ProtocolDeviation)?
A.受试者因突发急病未完成全部随访
B.研究者未在规定时间内记录生命体征
C.申办者因资金问题提前终止试验
D.伦理委员会要求修改知情同意书
答案:B
解析:方案偏离指未遵循试验方案的任何行为或事件,包括未按方案时间点记录数据、未完成规定检查等(GCP第八十四条)。受试者因不可抗因素未完成随访属于方案违背(ProtocolViolation)中的例外情况,需具体分析;申办者终止试验和伦理要求修改文件属于外部调整,非研究者操作导致的偏离。
9.数据管理中,“锁定数据库”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所有数据质疑已关闭
B.统计分析计划已批准
C.最后一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后至少14天
D.监查报告已提交
答案:D
解析:数据库锁定需确保数据完整、准确,所有质疑解决(A正确),统计分析计划批准(B正确),并满足数据冻结时间(通常为最后一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后足够时间,如14天,C正确)。监查报告提交非必要条件,因此选D。
10.关于盲法试验,以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