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理]2025年云南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非事业编制4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1.89 MB
总页数:1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7.22万字
文档摘要

[大理]2025年云南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非事业编制4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历史上的许多变革往往是充满暴风骤雨,往往因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________,特别是当________到某些集团利益时,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抵制??触碰

??B:反抗??触动

??C:抵制??触动

??D:抵抗??触碰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搭配“集团利益”,“触动利益”为常见固定搭配,保留B、C两项;“触碰”指接触,触摸,一般搭配人来使用,故搭配不当,排除A、D两项。

第一空,横线前出现程度词“甚至”,所以横线处的词语程度应比“非议”更重,且根据“特别是”“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可知,横线处与后文构成了一个语义上的递进,横线处比“攻击”的程度要轻,B项,“反抗”指反对并抵抗,和后文的“攻击”无法构成递进,排除;C项,“抵制”指阻止,抗拒,排斥,符合上下文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美美与共》

?

2、销售途径畅通了,杨梅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棒冰型杨梅果”等10余个杨梅深加工企业落户仙居,让仙居杨梅在高速公路上跑出致富“加速度”,成为梅农致富的法宝,更是仙居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2020年,仙居杨梅投产面积达13.5万亩,鲜果产值达8.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带动梅农户均增收2.6万余元。

这段文字表明杨梅之所以能成为仙居梅农致富的法宝,主要是因为()。

??A:销售途径的畅通

??B:杨梅深加工企业的入驻

??C: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运输

??D:投产面积的增大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据文段首句“销售途径畅通了,杨梅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可知杨梅成为仙居梅农致富的主要原因为“销售途径畅通”,对应A项。

B、C、D三项均非梅农发展致富的主要原因,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从“产的好”到“卖得好”:农产品出村进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

3、政府服务窗口的隔离玻璃参照银行柜台标准而设,在建设“一窗式”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隔离玻璃成为一面“有形”的墙,不仅隔开了与百姓的接触,还可能隔开民心。__________________。玻璃墙的存在很大程度暴露了部分单位服务意识没跟上。这种心态是一堵让政府部门与群众产生隔阂的“心墙”,如果不拆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及吃拿卡要等问题就难以解决,群众就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除玻璃墙,总归是一种趋势

??B:玻璃墙隔开了群众与政府部门的联系

??C:拆除这堵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D:相对于有形的玻璃墙,拆除心中无形的玻璃墙更重要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文段。确定横线位置,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应该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论述政府服务窗口的隔离玻璃虽参照银行柜台标准设立,但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使隔离玻璃成为一面“有形”的墙,隔开了与百姓的接触。下文谈及玻璃墙的存在也是一堵让政府与群众产生隔阂的“心墙”,玻璃墙可以拆除,但“心墙”如果不拆除,群众就不会满意。

对比选项。D项,“相对于有形的玻璃墙,拆除心中无形的玻璃墙更重要”即针对上文实体玻璃墙进行总结,又开启下文也要拆除“心墙”。符合话题一致原则,正确。A项、B项和C项只能承接上文,没有开启下文“心墙”这一话题,故排除。

故本题选D。

?

4、久远的记忆被拉开帷幕,我看到曾经的自己在一路追着梦跑。或许,曾经年少爱做梦,在所有的青春张狂里无拘无束,就喜欢追着一个梦不断地跑,即使自己精疲力竭也____。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所不惜

??B:无往不利

??C:毫无疑问

??D:怡然自得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根据“就喜欢追着一个梦不断地跑”、“即使自己精疲力竭”可知,所填成语表示即使筋疲力尽也心甘情愿,不后悔。A项“在所不惜”表示处于某种情况,决不吝惜,符合文意。

B选项“无往不利”指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处处行得通,办得好,强调的是顺利;C选项“毫无疑问”表示很明确肯定;强调的是确定;

D选项“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强调的是高兴满足,均体现不出心甘情愿、毫不吝惜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A。

?

5、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很多年轻父母拍照“晒娃”,看得多了,难免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有些父母把孩子“宠物化”了。事实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确有这种“宠物化”倾向,开心时会和孩子玩一玩逗一逗,温言细语,心情不好时就态度粗暴,拿孩子撒气,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