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复习提分资料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在日光灯的连接线路中,关于启动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光灯启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
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C.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日光灯启动器作用的理解。在日光灯电路中,启动器的主要作用是自动控制电路的通断。启动时,通过双金属片的受热变形实现自动接通和断开。它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A选项中提供瞬时高压的是镇流器;B选项中降压限流的也是镇流器。所以答案选C。
2、
A.电容器放电
B.电荷q将向上加速运动
C.电荷q依然保持静止
D.电容器充电
答案:A
解析:
3、“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电线上晾湿衣服
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尖金属体
C.可以用湿手触摸开关
D.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安全用电常识。在生活中,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接地能防止漏电时触电,保障人身安全。A选项,在电线上晾湿衣服易触电;B选项,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接触笔尖金属体有触电危险;C选项,湿手触摸开关易触电。所以应选择D选项。
4、放在温水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升华
C.蒸发
D.熔化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在温水中,冰块吸收热量。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块由固态变为液态逐渐变小,符合熔化的特点。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均不符合冰块在温水中逐渐变小的现象,所以答案是D。
5、一块冰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A.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B.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因为温度为0℃,所以没有内能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晶体熔化的特点及内能的知识。冰是晶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与温度和分子势能有关,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内能增加。A选项说放出热量错误;B选项温度升高错误;D选项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综上,答案选C。
6、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其它的压强等于器壁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受气体分子冲量的大小
C.当某一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气体压强的知识。气体压强取决于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冲量。A选项,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但体积等因素未知,压强不一定增大。C选项,密闭容器自由下落,气体分子仍会碰撞器壁产生压强,不会变为零。B选项正确,压强等于器壁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受气体分子冲量的大小。
7、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熔化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在物态变化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凝华放热。露的形成是液化放热,A错误;蜡是非晶体,蜡炬成灰不是晶体熔化,B错误;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C错误。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会放热,D选项正确。
8、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动能
C.角速度
D.周期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中,动能、角速度、周期的大小都不变。而速度是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速度。
9、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m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