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高频难、易错点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陶瓷、油
B.塑料、大地、石墨
C.橡胶、人体、铜
D.人体、铜、石墨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导体的知识。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在常见物质中,金属一般都是导体,如铜;人体和石墨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选项A中的塑料、陶瓷、油都是绝缘体;选项B中塑料是绝缘体,大地是导体;选项C中橡胶是绝缘体。所以综合来看,人体、铜、石墨全部属于导体,答案选D。
2、“守株持兔是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假设兔子质量为3kg,以10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几乎不反弹、作用时间约为0.02s,则兔子受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为()
A.1.5N
B.15N
C.150N
D.1500N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根据动量定理,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兔子撞树前动量为$$p=mv=3×10=30kg·m/s$$,撞树后动量几乎为0。冲量$$I=Ft$$,$$F=I/t$$。作用时间约0.02s,可得平均撞击力约为$$F=30÷0.02=1500N$$,所以答案选D。
3、如图所示,玻璃球沿碗的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忽略摩擦,这时球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向心力
B.重力和弹力
C.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D.重力的下滑力
答案:B
解析:玻璃球沿碗的内壁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合力提供向心力,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某卫星通过遥感探测器寻找地热资源,这是利用了地热资源发出的()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X射线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电磁波特性的了解。在物理学中,地热资源会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常用于探测温度和热量。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用于寻找地热资源。所以利用卫星遥感探测器寻找地热资源,是利用了其发出的红外线。
5、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一轻绳拉着一个带电小球绕竖直方向的轴О在匀强磁场中做逆时针方向的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其俯视图如图所示.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关于小球在绳断开后可能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不可能的是()
A.小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
B.小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
C.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
D.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
答案:B
解析:
6、如图,小磁针放在线圈左侧,且两者处于同一平面内。当在线圈中通入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后,小磁针N极的指向是()
A.垂直纸面向外
B.向上
C.垂直纸面向里
D.向下
答案:A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用右手握住通电线圈,四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为通电线圈中心轴线磁场方向,可知线圈里面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线圈外面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故小磁针极的指向是垂直纸面向外,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库仑
B.安培
C.法拉第
D.奥斯特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者的了解。在物理学中,法拉第经过不懈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库仑主要在电学方面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在电磁学领域也有重要贡献,奥斯特发现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所以这道题应选C,即法拉第。
8、磁场的矢量磁位单位是()
A.V/m
B.T
C.A/m
D.T.m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磁场矢量磁位的单位知识。在电磁学中,磁场的矢量磁位单位是T.m。A选项V/m是电场强度单位;B选项T是磁感应强度单位;C选项A/m是磁场强度单位。所以根据相关知识,本题答案应选D。
9、据某报刊报道,美国一家公司制成了一种不需要电池供电的“警示牌,使用时它上面的英文字母“ON发亮,对防止误触电起到了警示作用,它相当于我国的“小心触电或“高压危险”一类的牌子。关于这则消息,正确的判断是()
A.没有工作电源,却能够使英文字母“ON”发亮,显然违背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这是条假新闻,没有科学依据
B.这种牌子内部必定隐藏有太阳能电池为其供电,不然绝不会使英文字母“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