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考研辅导考研政治马原真题.ppt
文件大小:363.5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2.85千字
文档摘要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分析2021年5月4日

各个学科在整个试卷的分数分配所占比例学科大纲规定的分值比例2011年试卷所占比例各个学科详细分布马概22%22%马哲16%;政经4%;科社2%毛特30%24%毛概3%;中特21%近代史纲要14%20%思修与法基18%18%思修:12%;法基:6%当代与时政16%16%时政6%;当代10%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适宜。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适宜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那么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表达人类社会性质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2、D;3、D;4、B

二、多项选择题:17、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正确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设计智慧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响

19、2021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慨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A.阶级斗争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论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7、AB18、ABCD19、AB20、CD

三、分析题:34、结合材料答复以下问题: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燃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燃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转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燃烧更好的出路?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有效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不同的垃圾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投放防止不了要填埋,燃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他们分出来。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久,今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理念,开展以提升更绿色的上海为主题的绿色账户活动何为绿色账户?这是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账户实现模式,方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呢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根底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分析题参考答案1.〔1〕人改造自然以实践为根底和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根底和前提。实践决定认识。在本材料中,有人认为垃圾应该全部回收利用,是实践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错误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合理说法的提出充分证明了认识和实践主体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