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移通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通关考试题库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在大型电视剧《闯关东》中,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2天后同时在下午3点到达大连,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不能将船视为质点
B.题述中,“2天”和“下午3点”指的都是时刻
C.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D.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质点、时刻、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在研究船航行时间时,船大小可忽略,能视为质点,A错。“2天”是时间,“下午3点”是时刻,B错。甲船路程长,两船位移相同,C错。两船同时出发同时到达,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D正确。
2、若把物体从地球上拿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为0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其大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物体所含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质量也不变。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会改变,但质量始终恒定,故选C。
3、日常生活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烤火取暖
B.敷冰降温
C.搓手取暖
D.添衣保暖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理解。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搓手取暖时,双手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而烤火取暖、敷冰降温、添衣保暖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所以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搓手取暖。
4、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都是物体受到的力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D.两个分力夹角不变,其中一个分力变大,则合力一定变大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合力是多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并非实际存在的力。A选项错误。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选项错误。合力大小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分力,如两力方向相反时,C选项正确。两个分力夹角不变,一个分力变大,合力不一定变大,还与夹角有关,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C。
5、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穿过该回路的()
A.磁通量
B.磁通量的变化量
C.磁通量的变化率
D.磁通量变化所需时间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率。磁通量本身(A选项)及磁通量的变化量(B选项)、变化所需时间(D选项)都不能直接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只有磁通量的变化率能准确反映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所以答案选C。
6、下列有关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可能是零
B.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C.波的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发生衍射现象
D.静止的观察者听到某个单一频率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说明声源正在靠近观察者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波的相关知识。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会发生干涉,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某时刻可能为零,A正确。隐形飞机的设计是为减少波的反射,B正确。波的衍射无条件,任何波都能发生衍射,C错误。声源靠近观察者,听到声音频率变高,D正确。综上,答案选C,因为波的衍射不需要条件。
7、无风时(不考虑气压),在雨中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人看到雨点运动的方向是()
A.向下的
B.向下偏东
C.向下偏西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相对运动知识。无风时,车向东行驶,人相对地面向东运动。雨点竖直下落,相对人就会向下偏西运动。因为人向东的运动,会感觉雨点有向西的“分量”。所以答案选C。
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还是()
A.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都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B.滑动摩擦力只可能对物体做负功,不可能对物体做正功
C.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做功总和不一定为零
D.静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正功,可能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