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黄石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微信朋友圈有个现象,越高等级官员朋友圈发的东西越少,有人说把朋友圈发的观点作为公务员考察的一项,你怎么看?
【答案】:对于将朋友圈发的观点作为公务员考察的一项,应全面客观地看待。从积极方面来看,朋友圈观点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公务员的价值观、思想动态和政治素养。通过考察其观点,可以了解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社会问题的看法,有助于选拔思想积极、立场坚定的公务员。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朋友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将其纳入考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而且朋友圈内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并非真实、全面的观点表达,以此作为考察依据不够严谨科学。因此,可参考但不能将其作为主要考察项,还需结合工作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估。
【解析】新媒体时代,微信已成为主流的社交工具和信息获取平台之一。和许多老百姓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类信息相比,官员、基层公务员的朋友圈显得很“单一”,除了工作,他们的朋友圈里大多是转载类文字、图片,甚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而且越是高职级,发的东西越少。有人说把朋友圈发的观点作为公务员考察的一项,这一做法有待商榷,朋友圈毕竟是个人的空间,这一做法也许对短时间内能对官员发表言论起到带动作用,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若是把朋友圈的观点作为公务员考察的一项,那么势必会导致大家更不敢在朋友圈里发表任何观点,不利于干群真正达到互动的目的。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在微信朋友圈发表意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第一,在人们心目中,微信具有私人化特征,主要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亲戚之间的交流互动工具。许多人至今对加微信好友都有严格标准,不轻易加不熟悉的人。官员的身份特征,也决定了其谨言慎行的风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说没事,说了反倒有事”,这种官场经验也让官员不愿意多惹麻烦。这种社交恐慌,官场禁忌是导致大家不爱发表意见的原因。第二,从微信的发展来讲,如今已经不再单纯是朋友之间的社交方式。微信正在朝着弱关系化、公共化的方向发展。微信朋友圈中的言论,也越来越公共化,除了秀自己的日常生活、爱好兴趣,许多人还在上面发布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一些官员的微信发言,也被当做是正式的一种观点表达。很多官员害怕自我观点被当做政府观点,被大家误解。若想让政府官员积极的参与到微信互动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官员自身:要敢于把微信当作单位和个人工作的展示平台,多方面吸收来自亲朋好友、社会公众的批评和建议。做好了工作当然应广为传播,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也应勇于接受批评和监督。第二,领导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领导要经常在微信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事互动,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第三,媒体:媒体大力宣传在朋友圈发表观点的好处,让官员从思想上做出改变。以达到让政府机关和各级官员应高度重视微信的传播作用,要学用微信、善用微信,把微信当作传播真实消息、表达个人观点、展现个人风采的平台。第三,社会责任:微信上的消息鱼龙混杂,种种不实传言、谣言甚嚣尘上,官员如果能够多转发真实、准确消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现象。官员应尽快通过各种方式转发、传播出去,迅速抵达需要了解的人们那里。各级官员可在其中发挥更多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
2、某地城管部门推出以部分商户对城管的评价作为城管队伍评优和绩效标准的政策,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某地城管部门推出以部分商户对城管的评价作为城管队伍评优和绩效的标准,是在拉近城管与商户关系上做出的积极举措。这一政策的目的是要从制度上来约束城管的执法行为,真正做到将服务对象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城管工作好坏的一种标准,真正让商户反映诉求,行使主动权,保障商户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政府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然而,这一政策也有不足之处:第一,给城管打分的“部分商户”如何选择,选择标准尚不明确。第二,商户在打分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害怕城管打击报复而不敢如实打分,导致分数有所保留。第三,对于城管队员来说,可能会因为担心商户打分太低,在执法上放不开手脚。所以我认为,除此之外应该从其他方面规范城管执法,具体有以下三种措施:第一,城管队员树立服务意识。做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坚持以人为本,端正执法态度,杜绝暴力执法。第二,建立完善的执法规章。以此规范执法行为,做到城管执法有法可依。第三,引入第三方监督。第三方的监督既是规范执法行为的保障,又是评价城管执法的重要依据。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分析类面试题,考察考生对社会政策的全面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政策积极意义该政策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探索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方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