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田水库防汛抢险道路改造工程
安全措施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梅州市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安全保证措施1
(一)、安全施工目标1
(二)、安全生产制度1
三、实现安全目标的技术措施4
(一)、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4
(二)、安全用电措施5
(三)、设备管理措施5
(四)、防汛、防火、防雷的安全措施6
(五)、雨季施工安全措施8
(六)、管线保护措施8
四、模板工程9五、落实方法与措施10
六、对于触电事故处理措施11
七、环境因素处理措施12
PAGE
PAGE1
一、工程概况
三洲田水库防汛抢险道路即上坝公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三洲田水库建设时的施工通道,而后作为三洲田水库片区联系外界的唯一道路,承担水库管理、运行及防洪抢险等重要功能。道路大致呈南北走向,起点接三洲田水库管理处,终点接碧三公路,全长2596.98米。道路宽度6~9米不等。道路为三洲田水库内部工作道路,施行封闭式管理,外来车辆禁止入内。
现状道路因建设标准低、超龄服役、外围施工破坏等种种原因出现路面结构严重破损,排水不畅等诸诸多问题,导致现状道路已经不能满足水库防洪抢险、物料运输、人员交通出行等基本需求。为此三洲田水库管理站决定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对道路进行适当改造,加强安全措施,以满足水库管理、运营的基本需求。
计划工期:120个日历天。
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二.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施工目标
为了保证三洲田水库防汛抢险道路改造工程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要做到“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警钟长鸣,万无一失”,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死亡、不倒塌、不中毒;真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安全生产制度
(1)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包括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班组长参加的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检查监督施工。
现场及班组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做好安全日检记录,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
(2)由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应的表格。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结合起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
(3)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
a、所有工程在开工前必须编制有安全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及技术复杂的专题方案必须严格审核批准手续、程序。
b、工程开工前,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c、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质安部主管要向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d、两个以上工种配合施工时,质安部主管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班组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4)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新工人进场必须先经三级安全教育,并由技术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从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或岗位证书。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按照要求做到班组日检、项目部周检、公司月检。对在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彻底整改,对不按要求整改的,坚决地进行停工整改。对各类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并依照有关制度,作罚款处理。
(6)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管理,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资质审查,明确安全责任人,现场要有安全负责人,负责其现场施工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坚持对施工队伍在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7)认真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注重安全防护用品的投入,对施工安全生产所需的各种安全设施,在资金上予以充分保证。对安装电气、机械设备等安全防护装置,必须经施工班组、工程项目部、公司三级的工程、质安、总工等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8)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风焊工、起重吊装工等,均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9)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0)成立安全小组,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克服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11)由质安部主管组织每周不少于一小时的安全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12)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安全计划,并根据工程进度的要求,作及时的调整。
(13)质安部主管负责组织实施安全计划的内容,确保安全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等的购置、使用和落实。
(14)项目经理部质安员负责根据安全交底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15)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