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总则
1.1编制依据
本规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定以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断头路工程的方案设计,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
1.3设计原则
(1)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2)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遵循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提高工程效益。
(4)遵循规范、统一、协调的原则,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设计内容
2.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背景等。
(2)项目投资、建设周期、预期效益等。
(3)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
2.2道路设计
(1)道路等级、红线宽度、设计速度等。
(2)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设计。
(3)交叉口设计,包括信号灯、标志、标线等。
(4)道路排水、照明、绿化等设施设计。
2.3桥梁设计
(1)桥梁类型、跨径、结构形式等。
(2)桥梁基础、墩台、上部结构设计。
(3)桥梁抗震、抗风设计。
(4)桥梁排水、防护等设施设计。
2.4隧道设计
(1)隧道类型、长度、结构形式等。
(2)隧道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
(3)隧道施工、运营、养护等要求。
(4)隧道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设计。
2.5附属工程设计
(1)交通设施设计,包括停车场、加油站、服务区等。
(2)环境保护设计,包括水土保持、噪声控制、景观设计等。
(3)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包括护栏、隔离设施、标志、标线等。
三、设计要求
3.1道路设计要求
(1)道路平面线形应平顺,避免急弯、陡坡。
(2)道路纵断面线形应合理,确保车辆行驶平稳。
(3)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满足通行、排水、绿化等要求。
(4)交叉口设计应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3.2桥梁设计要求
(1)桥梁结构应满足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2)桥梁基础、墩台、上部结构设计应满足抗震、抗风要求。
(3)桥梁排水、防护等设施设计应确保桥梁安全。
3.3隧道设计要求
(1)隧道结构应满足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2)隧道施工、运营、养护等要求应符合规范。
(3)隧道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设计应确保隧道安全。
3.4附属工程设计要求
(1)交通设施设计应满足通行、停车、加油等需求。
(2)环境保护设计应确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应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四、设计方法
4.1道路设计方法
(1)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进行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
(2)运用交通工程学、土力学、结构力学等理论进行道路设计。
4.2桥梁设计方法
(1)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进行桥梁结构设计。
(2)运用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理论进行桥梁设计。
4.3隧道设计方法
(1)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进行隧道结构设计。
(2)运用地质力学、结构力学等理论进行隧道设计。
4.4附属工程设计方法
(1)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进行附属工程设计。
(2)运用相关理论进行附属工程设计。
五、设计文件编制
5.1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1)设计文件应完整、准确、规范。
(2)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等。
(3)设计文件应经专业审查、审批。
5.2设计文件编制内容
(1)设计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等。
(2)图纸: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结构图等。
(3)计算书:包括设计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等。
六、设计审查与审批
6.1设计审查
(1)设计审查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定进行。
(2)设计审查应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等。
6.2设计审批
(1)设计审批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定进行。
(2)设计审批应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等。
七、设计变更与调整
7.1设计变更
(1)设计变更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定进行。
(2)设计变更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批。
7.2设计调整
(1)设计调整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定进行。
(2)设计调整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原审批部门备案。
八、设计质量管理
8.1设计质量要求
(1)设计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地方规定。
(2)设计质量应满足工程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8.2设计质量控制
(1)设计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2)设计质量控制应包括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计算等。
(3)设计质量控制应定期进行自查、抽查。
九、附则
9.1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9.2本规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