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电气常见问题解析与疑难问题解答
一、消防电气安装常见问题及解析
消防联动控制线路管控重点:核查是否为耐火铜芯线缆。
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因供电及联动控制线路需在火灾时继续工作,应具相应耐火性能,此类线路应采用耐火类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阻燃和耐火电线电或光缆通则》GB/T19666、《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GA306.2的规定。
同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要求:消防联动总线及控制线路等应采用耐火时间不低于750℃、90min(耐火B级)且毒性指标不低于t1的电线或电缆(符合《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GB/T19216的耐火电缆)(报警规范2014.5.1实施,电气设计规范2020.8.1实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敷设注意事项
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11.2.3条,线路暗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1级以上刚性塑料管保护,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层内,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槽保护,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设于水泵房内的消防水泵控制柜电缆进柜注意事项
解析:消防水泵控制柜在专用控制室时,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与水泵同空间时,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制作进出线口时,不应破坏防护等级。动力电缆进柜应采用下引上接,而非顶部或侧面开洞进入(水泵控制柜有严格防水要求,禁止破坏柜体防水性能)。
水泵的动力电缆敷设至电机接线盒时的注意事项
解析:水泵控制电缆与电机接线盒连接应有防水措施,保持滴水弯形式,而非自上而下直入式(滴水弯可防止水滴沿电缆进入电机,避免漏电或烧毁电机)。
水泵房内的模块应设在模块箱内,并有防水措施
解析: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模块应安装在不燃材料或墙体上,牢固且采用防潮、防腐蚀措施(施工易忽视防潮、防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采用金属软管保护的线路长度不应大于2米
解析: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19第3.2.14条,从接线盒等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等的线路,用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保护时,长度不应大于2m,且应入盒,盒外侧套锁母,内侧装护口(超过2米需用硬管连接,确保线路安装可靠性)。
消防配电线路明敷安装要求
解析: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10.1.10条,消防配电线路明敷(包括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若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敷设在电缆井、沟内,可不穿金属导管或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直接明敷。
管线、桥架穿电井楼板、井壁时应做防火封堵
解析: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6.2.9条第3款,建筑内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也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应急疏散照明线路应单独布线,与其他配电线路共用桥架、线槽时应采用金属隔板分隔
解析:依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第4.3.12条,应急疏散照明线路为工作电压不大于36V的直流线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管内或槽盒同一槽孔内(若因空间问题需装同一桥架内,应采用带隔板桥架)。
二、规范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4.1.4条规定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应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这一条该如何设计施工?是否需要另外设置一套直接启动装置?
解析:条文解释指出,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的手动直接控制应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或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实现(报警设备手动控制盘),盘上启停按钮应与控制箱(柜)直接用控制线或控制电缆连接。因这些设备在应急时至关重要,考虑到消防联动控制器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失效,本条要求冗余采用直接手动控制。
从条文解释可以看出,手动直接控制装置必须连接至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或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设置该条的目的是防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死机时不能有效的启动消防设备,因此,可以不另外设置一套直接启动装置。
问题2:防火卷帘联动控制应如何设置,哪些应一步降,哪些应两步降?
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第4.6.3条及第4.6.4条规定,在疏散通道处的防火卷帘门应两步降,非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