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T/ASCXX-20XX
公共建筑人因化设计导则
ErgonomicEngineeringDesignGuidelinesof
Public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
中国建筑学会发布
PAGE13/NUMPAGES24
目次TOC\o1-3\h\z\u
前言 1
1总则 4
2术语 5
3基本规定 6
3.1总体目标 6
3.2设计原则 6
4空间体验任务及主要测度 7
4.1空间体验任务 7
4.2主要测度 8
5人因化设计基本流程 10
5.1人员组织 10
5.2人因化设计内容 10
5.3设计流程 11
6现场调研 12
6.1基础数据收集 12
6.2问题提炼 12
7设计方案迭代 14
7.1实验设计 14
7.2数据采集与分析 15
7.3方案比选 15
8其他环节 16
附录A人因测度选取依据索引 17
本标准用词说明 19
引用标准名录 20
1总则
1.0.1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建筑设计过程的科学化,根据现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面向当今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公共建筑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通过检验供给与需求匹配和适应程度,发掘建筑实体空间及其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中的用户体验不足,从而指导设计规划,促进空间品质提升。
1.0.3本导则适用于民用公共建筑设计,涵盖办公楼、商业综合体、文化设施、教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等各类公共建筑新建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合理应用本导则。
1.0.4当前,建筑行业正处于从经验判断逐步向科学实证过渡的转型期,安全、健康和宜居是决定生活空间品质的核心要素。其中,宜居是人因化设计的主要关注点。为量化建成空间用户体验,本导则为将传统上依赖经验判断的设计问题转化为可通过科学实证进行优化提供了指引。
【条文说明】本导则把人的因素纳入建成空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之中,将设计过程中后期的决策判断由主观想象或经验转变为客观实证,以人的空间体验的实证测量分析和预测来引导设计者的设计干预,实现人的空间体验质量的精准优化。
2术语
2.0.1人因
人因?是指与人类相关的因素,通常涉及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人因测度
人因测度是指为量化个体在空间体验中的注意力、压力、情绪、行为等方面状态所采用的度量标准或指标,通过收集相关的生理和行为数据,形成对人的反馈的定量描述。
【条文说明】人因测度是为量化人的注意力、压力、情绪、活动等各个方面反馈,在人进行空间体验时收集到的生理和行为数据构成的测度统称,相比主观评价为主的方法,人因测度基于多种客观数据采集,能够更精准地分析空间体验。
2.0.3体验任务
体验任务指人在建成空间中,通过感官、行动和互动对空间进行的认知、移动、共享及身体体验。
【条文说明】体验任务可以支持设计者分析人对空间的多维感受,评估建成环境的体验效果。
2.0.4人因分析
人因分析指进行人因测度采集后,基于收集到的客观数据进行的量化分析,旨在评估空间体验的强度,并确定空间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匹配度。
【条文说明】人因分析的过程就是通过相应的人因测度对活动进行测量,以计算体验任务的强度。
2.0.5人因化设计
人因化设计是针对设计问题,基于人因分析对建成空间用户体验进行预测与评估,从而增进设计干预的技术环节。
【条文说明】人因化设计基于人的需求进行公共建筑设计决策,识别与用户空间体验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从而提升公共建筑的空间品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基本规定
3.0.1本章介绍公共建筑人因化设计的基本规定,包括总体目标、设计原则两个个关键内容。
3.1总体目标
3.1.1公共建筑人因化设计的目标是在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以人的空间体验为中心,引入实证研究方法,提高公共建筑中,由于空间不均匀、时间间歇性、个体差异导致的非均匀时空环境的空间品质。
3.1.2公共建筑人因化设计以人因测度数据为支撑,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建立空间界面(包含几何形态与物理环境)与人的心理感受、生理反应、行为表现的关联。提炼设计问题中具有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