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田水库防汛抢险道路改造工程
防洪防汛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梅州市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目录
一、适应范围1
二、编制目的1
三、适应范围1
四、工作目标1
五、现场应急小组及主要职责2
六、险情水毁应急与救援5
七、险情水毁报告5
八、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5
九、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6
十、具体实施措施6
十一、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7
十二、预防措施7
十三、应急响应8
十四、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9
PAGE3
PAGE3
根据业主与监理要求,为做好三洲田水库防汛抢险道路改造工程施工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水毁造成的财产损失,确保基础设施和施工工地、驻地等工作的安全度汛,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项目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在发生以下险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施工部位发生水灾、台风造成重大险情事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施工工地、驻地等发生水灾、台风造成重大险情。
二、编制目的
当洪汛、台风到来时应急救援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赶到施工现场,及时控制和消除施工过程中洪涝灾害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或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设备、物资、及在建既有工程的损害。
三、指导思想
坚决执行国家有关防洪抢险的法令法规,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防汛方针,确保整个施工期安全渡汛。抢险时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动,实施责任区段划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形成项目全员防洪防汛的局面。
四、工作目标
强化汛期防护,消除或降低洪汛灾害事故,确保汛期安全施工。
实施原则
1、防汛高于一切;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5、各班组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五、现场应急小组及主要职责
防洪防汛现场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吕茂娇
副总指挥:陈坚华
技术指导组长:李海文
后勤供给组长:黄光弟
思想工作组长:陈少鹏
抢险救援组长:邹桂华
抢险救援成员:陈少平、陈仕章、陈俊伟、陈跃鸿、陈泽如
(一)、现场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2、成立现场通讯联络组、物质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善后处理组、等险情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
3、接报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水毁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4、险情事故发生后,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险情水毁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5、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6、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修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险情水毁抢修完成24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应急指挥部。
7、水文气象组每天密切关注气象局预报的天气及沿线河流的水文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
8、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9、应急抢险组工作人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汛期要确保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各类抢险车辆保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解救水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工作。
10、物质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负责抢险防汛物资的保管、发放。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镐铲、草袋、绳索、沙石等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二)、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四部份组成。它的形式为从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见下图)。
(三)、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四)、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小组应拉响反应警报,通过电话、手机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五)、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