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农村环境长效保洁项目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方案.docx
文件大小:29.38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8.85千字
文档摘要

农村环境长效保洁项目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方案

TOC\o1-3\h\u20315第一节安全文明作业承诺 1

17076一、强化意识 2

14221二、强化保洁 2

19140三、强化督查 2

24715第二节安全保证体系 2

740一、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3

15106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3

5787三、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4

5031四、事故预防措施 4

23022五、员工安全管理规定 5

18435六、员工手册安全及消防守则 9

3957第三节安全作业保障措施 11

18109一、安全管理指导思想 11

28670二、安全生产制度 11

24352三、安全生产预案 12

2167四、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13

16882五、安全设施配备 13

26609六、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14

26067七、安全检查记录 16

9982八、安全培训计划 18

第一节安全文明作业承诺

针对本项目文明作业、安全管理承诺及保证措施我公司针对XX区XX村环境卫生保洁安全文明作业的情况,采取“多管齐下”措施,做好保洁相关作业和安全工作,作出以下承诺:

一、强化意识

对保洁作业人员进行保洁作业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加深保洁作业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印象,进一步增强保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工作时需注意的安全措施。

二、强化保洁

采取不定时的检查方法对保洁工作进行全方位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巡查和整改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有关部门。通过此项措施,有效提升项目的保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强化督查

在坚持每周一次例行检查和阶段性考核的基础上,着力在督查方面下功夫,对巡查中发现的保洁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并安排专人进行督查和跟踪,直至整改结果符合有关要求。通过此措施,提升项目保洁安全作业的工作效率。

第二节安全保证体系

全面落实本项目安全责任制,特别加强落实重点岗位、特殊工种的安全责任制;健全、完善本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项目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加强本项目安全检查和督促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落实本项目各类安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应急预案演练;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一、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做到安全、文明作业。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为组长,项目经理为副组长,项目主管、安全员等为成员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为确保安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主管为首的安全事故监督小组,设立专职安全员,为项目安全监护人,自始至终进行项目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禁止违规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经常性组织安全员学习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和宣传,形成人人重视安全,抓安全生产,使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公司内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目标管理指标,每月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评比,奖优罚劣,并且项目中所有在岗员工全部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公司在实施和完成本项目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将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充分关注和保障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使项目的实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设专职安全员,负责项目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限期整改,直至符合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作业中事故苗头的检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违章作业人员和事及时进行制止并作出处理。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用以规范安全作业。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坚决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作业方针和各项安全作业法律、法规,接受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员工注意安全作业,注意自身保护。

3.实行安全责任制,各级组织负责人,应及时同下属人员签订安全协议,实行奖罚制度。

4.督促全体员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交通意外事故。

5.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及时整改。

6.组织制定相应的强化安全操作管理办法,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操作的真正落实。

7.对新进员工,必须先进行安全作业教育才能批准其进入操作岗位。对改变工作性质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

8.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9.凡发生事故,要按有关规定报告,如有瞒报、虚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事故部门给予扣发工资总额的处罚,并追究责任者的责任,对触及刑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10.对事故责任者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