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UMPAGES
2019年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在2019年的地理会考来临之前,初二学生需要做好每一个资料的复习,这样会让你的成绩有所提高的。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19年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2019年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一)地壳和地壳变动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人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地壳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1)地壳。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壳的厚度不均,其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千米。
2)地幔。地幔位于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以上。地幔为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地幔又有上地幔和下地幔之分。上地幔比拟复杂,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而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圈),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发源地之一。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地核。从古登堡面至地球的核心是地核。地核又可分成外核和内核两个局部。地下2900千米~5000千米深处为外核。外核的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5000千米以下的深部是内核,内核的物质为固态。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地壳的化学组成。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约占四分之一强。
(2)地壳的结构。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硅铝层,下层叫硅镁层。硅铝层的成分主要是硅、铝,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花岗岩极为相似,所以又叫花岗岩层。硅镁层中的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这层的化学成分及某些物理性质与玄武岩相似,所以又叫玄武岩层。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那么普遍存在。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3)矿物。地壳中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4)岩石。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岩石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019年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二)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那么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阔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兴旺,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顶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阔
⑴山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