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学年九年级(沪教版)化学 提升精品讲义 空气的组成(解析版).pdf
文件大小:821.27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1.54万字
文档摘要

初中化学

空气的组成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1.能依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初步推断空气的主要成分;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2.能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3.能体会科学家在探索空气成分过程中的智慧和方法。

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四大考点)

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

一、空气的组成

1.实验探究:“捕获”空气实验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脸仪器,组装成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利用该实验装置把一个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

捕获到另一个集气瓶中。简要说明其原理。

“”

方法导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

升温法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或用酒精灯微热)容器,若水中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

检查装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置气密

液面差法关闭弹簧夹,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容器

中液面,静置一会儿,液面高度不变,即形成稳定的液面差,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装置图

1

()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得密闭空间中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大气压将烧杯

2

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压入的水的体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

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白磷同红磷燃烧的反应原理和现象相同,只是二者能够燃烧的温

度不同,白磷o,红磷o)

40C240C

补充:烟:固体的小颗粒;雾:液体的小液滴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点燃

(5)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OPO

225

(6)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体积/被测定空气的体积)×100%

(7)注意事项:

①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测量结果偏小]

②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否则瓶内剩余气体仍然膨胀,剩余气体体积偏大,使得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偏少,测量结果偏小]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漏气会使外面空气漏进来,测量结果偏小]

④要先夹紧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瓶塞。

[红磷伸入过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或未夹紧弹簧夹,导致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量结果偏大]

(8)药品选择

①可否换用木炭、蜡烛、硫等物质?

初中化学

答:不能用木炭、蜡烛或硫代替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因为木炭、蜡烛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

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偏小)。

改进: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不占体积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测量的。

②可否换用铁丝?答: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③可否换用金属镁?答:不能。金属镁能够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发生燃烧。

小结: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9)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①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

②吸热加快降温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瓶底。

()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

10

(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物理性质:难溶于水)

(11)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

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

测量结果偏低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