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考前冲刺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比较氢气和氧气﹐不考虑分子势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氧分子和氢分子具有相同的平均速率
B.在相同温度下,氧分子和氢分子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C.体积和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
D.摩尔数和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分子热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与分子种类无关。氧分子和氢分子质量不同,平均速率不同,但平均动能相同。体积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不同,内能不同;摩尔数和温度相同,氧气分子质量大,内能不同。所以答案选B。
2、热敏电阻具有()
A.温度升高电阻变大的特点
B.温度升高电阻变小的特点
C.温度升高电阻先变大后变小的特点
D.温度升高电阻先变小后变大的特点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热敏电阻特性的了解。热敏电阻的特性是随温度变化其电阻值发生改变。在常见的热敏电阻中,通常温度升高电阻变小。A选项温度升高电阻变大不符合热敏电阻的一般特性;C和D选项中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的描述也不准确。所以答案选B。
3、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B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到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A、h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A、WB。若()
A.hA=hB,则一定有WA=WB
B.hAhB,则可能有WAWB
C.hAhB,则可能有WA=WB
D.hAhB,则一定有WAWB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做功与质量、高度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乘以重心升高的高度。质量相等的两绳,中点提升高度决定做功多少。若hAhB,由于绳A较长,其重心升高可能较小,所以可能有WAhB就一定WAWB同样不准确。
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充电装置,如图5所示.假设永磁铁的往复运动在螺线管中产生近似正弦式交流电,周期为0.2S,电压最大值为0.05V。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螺线管,副线圈接充电电路,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频率为10Hz
B.副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为3V
C.变压器输入电压与永磁铁磁场强弱无关
D.充电电路的输入功率大于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答案:B
解析:
5、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运动过程中,小明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在a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则小明的机械能最小,故A正确;
B.在b状态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故B错误;
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明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故C错误;
D.的过程中,处于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小明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该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小明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电热壶烧水时,其金属外壳必须通过三孔插座接地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测电笔上任何金属部分
C.保险丝熔断了,一定是电路中发生了短路
D.开关的塑料外壳是不带电的,用湿手拨动开关不会触电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安全用电知识。在家庭电路中,用电热壶这类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其金属外壳通过三孔插座接地能防止漏电触电。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开关的塑料外壳虽不带电,但湿手拨动仍有触电风险。所以A选项正确。
7、在总电压不变的条件下,黄昏时电灯比深夜暗,是因为黄昏时()
A.线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B.总电流一定,支路增多分去了电流
C.干路电流过大,线路损失电压增大
D.总电阻变小,每支路电流增大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路知识。在总电压不变时,黄昏用电量大,干路电流增大,线路电阻不变,线路损失电压就会增大。所以电灯两端实际电压减小,导致电灯比深夜暗。选项A中线路电阻不变;B中支路增多不是电灯变暗的主要原因;D中总电阻不变。综上,答案选C。
8、如图所示电路中,原先开关S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大小分别为I1、I2,已知R1R2,不计线圈L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