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
健康生活
【知识点分析】
一.注意食品卫生
1.中毒: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一些医用药物及工业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有时会影响人体正常
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这些物质称为环境毒物。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
2.有毒食物:正常情况下,食物对人体是无毒害作用的,只有少数动植物因含有毒物质不能食用,如河豚、
毒蕈、发芽的马铃薯等。
3.食物中毒:有些食物被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砷、汞、铅、锌、亚硝酸盐及农药等)污染,食用后会引起食
物中毒。
4.细菌性中毒: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食用后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安全用药
1.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
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各种西药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
药品、血清及疫苗、血液制品等都属于药品。
2.药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
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3.用药安全: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
准确地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
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4.处方与非处方用药:在家中自行用药还应该分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要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
或药店购取并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能直接从药房或药
店购买的药物。患者根据病情自我判断,按照规定的方法服用非处方药,可以缓解轻微病症或不适。只有
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长期服用非处方药。
三.远离毒品
1.常见的毒品: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冰毒”和“摇头丸”。
2.毒品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
乎是毁灭性的。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损害,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
肝炎、心肌炎、破伤风、败血症等。吸毒也会损害神经,使中枢神经系统明显受损,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如脑白质病变、细菌性脑膜炎、视神经病变等。吸毒还会损害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如海洛因对精子有
明显的毒害作用。吸毒还会引发烟气性肺癌变、肺水肿、胃肠炎、乙型肝炎等并发症,海洛因会引起呼吸
衰竭。吸毒还会引发心率异常、骨关节多发性炎症、重度贫血和骨髓造血机能异常等多种疾病。
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禁毒的斗争,特别是严禁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严禁走私和贩卖毒品,严禁吸
食和注射毒品等。
四.吸烟危害健康
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影剧院、汽车站、单位会议室等都有禁止吸烟标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
规定学生不准吸烟。为什么要禁止吸烟呢?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危害呢?
香烟的烟雾是由4000多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至少有40多种致癌物质。
当你吸烟时,你和你周围的人都会吸入大量有害物质。
五.酗酒的危害
过量饮酒便是酗酒,它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起大量酒精在体内聚积,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
称“醉酒”)。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畸形胎儿。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
关键时期,更不应该酗酒。
六.急救常识
1.急救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事故,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急救护理技能,以及时挽救他
人生命和减少伤残。
2.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如室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
溺水及触电等患者的急救。在急救时,可按以上步骤反复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的吹气频率应与人在
自然状态下的呼吸频率相近(每分钟16一18次)。
3.胸外按压:当患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是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胸腔压力增加,间接挤压心室,使血液流向大动脉,为恢复
心脏自主地有节律收缩创造条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必须让病人平躺在硬平面上,先以右手的中、食
指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