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的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大概念教学利津县高级中学郭继华
时空定位BC221年BC207年BC202年9年220年秦朝23年西汉新25年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它和秦王朝紧密相连,合称“秦汉”,上承春秋战国,下启魏晋南北朝,是两次分裂割据时期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大一统时期
重现大一统: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3壹
材料二:高帝南过曲逆,……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馀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西汉的建立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材料一: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三:信亡走匈奴……与匈奴共距汉。上……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用陈平秘计得出。——《史记·高祖本纪》1.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汉朝建立时面临着怎样的局面?民生凋敝地方残破匈奴为患壹
西汉的建立5汉高祖:汉承秦制(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有所损益(地方:郡国并行制)政治上:遵奉黄老无为的思想思想上:“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经济上:壹2.汉初的施政方针: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从军事上削弱了诸侯。文景之治
巩固大一统:
西汉的强盛6贰
材料一: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平准书》材料三:(面对丞相田蚡骄横)武帝曰:“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材料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史记·平准书》材料五: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六:(文帝、景帝时)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史记·匈奴列传》1.汉武帝即位之后,面临着哪些问题?诸侯势大丞相权重豪强作乱私商暴利思想纷乱边境侵袭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贰
对内:对外: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①地方:推恩令。②中央:设立中朝,加强皇权;③监察制度:设刺史④选官制度:推行察举制①改革币制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抑制工商业者独尊儒术、五经博士、太学、郡国学①北击匈奴②张骞出使西域③设西域都护府④东南沿海、西南少数民族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贰⑤任用酷吏2.如何解决?
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贰(1)地方—颁布推恩令(2)中央—设立中朝(中外朝制度)……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史记》(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前期利于选拔人才;后期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10政治上贰(3)设刺史,监察郡国(4)选官制度:察举制西汉十三监察州示意图(5)任用酷吏,严厉打击豪强和游侠等社会势力选官标准:选官过程:品行、才能地方长官察访—推荐—中央考核任命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贰(1)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2)实行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生产销售)“五铢钱”(铢:重量单位)(3)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4)加强抑商政策,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均输:将郡国上交给中央的多余物资运到所需出售贩卖,将钱交给中央。平准:将商品贱买贵卖,平抑物价。算缗: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告缗: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规定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缗。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地方豪强,加强中央集权(自汉武帝至唐初长达700余年里基本沿用不废。)
(1)加强中央集权“天人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