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zj.
-
zj.
化学常用量器操作错误及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A.手拿着量筒读数;B.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C.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适宜量程的量筒。D.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依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假设不慎参加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2、容量瓶
常见问题:
事先不试漏,不洗净容量瓶;在标准溶液的配制中,局部学生为防止容量瓶摔倒而用手扶住容量瓶。正确方法: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方法如下:加自来水到标线四周,盖好瓶塞后,用食指按
住塞子,其余手指拿住瓶颈标线以上局部,另一只手用指尖托住瓶底,倒立两分钟,如不漏水,将瓶立
正,将塞子旋转180度,再倒过来试一次。如容量瓶、瓶塞沾污,其洗涤方法与滴定管类似。假设用自来水洗不干净,则可用洗液浸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瓶,再用蒸馏水洗三次。在定容时,切不行用手扶住容量瓶以免玻璃受热膨胀,影响容量瓶的容积,进而影响溶液浓度。
把没有冷却透的溶液移入容量瓶;溶质转移不彻底。
正确方法: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假设是固体物质,应先在小烧杯内将其溶解〔假设有热效应,应冷却透后进展操作〕,然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要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当是:将烧杯嘴紧靠伸入容量瓶中的玻璃棒,玻璃上部不靠瓶口,下端靠瓶壁,但不能用力〔以防容量瓶摔倒〕,让溶液沿玻璃棒流入瓶中,溶液流入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移动后立直,玻璃棒再沿瓶壁向上移动,取出放回烧杯内,
用洗瓶冲洗玻璃棒和烧杯,这时用虎口压住玻璃棒〔防止洗涤时玻璃棒晃动〕,五指抓住烧杯瓶口,洗瓶先洗玻璃棒,再沿烧杯四周冲洗。用同样方法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重复两到三次,直至洗净。对于用液体配制标准溶液〔如浓硫酸〕,也应留意热效应,其它操作步骤也类似固体物质配制溶液。
3、滴定管
A使用前不检验〔或不会解决〕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正确方法:检验滴定管是否堵漏,方法是:用自来水布满,夹在滴定台架上,静止约2分钟,观看有无水滴渗出。将活塞旋转180度,再检查一次,假设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敏捷,即可使用。漏水应重涂凡士林,条件好的学校可更换;还要检验是否堵塞,堵塞应擦净凡士林并把小孔中的凡士林用
滤纸和细丝除掉,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及干净布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擦干净。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的一层,在离活塞孔的两旁,少涂一些,以免凡士林塞住塞孔,或者在活塞粗的一端和塞槽细的一端的内壁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初学者用此方法较好〕,将活塞插入活塞槽中并拧紧,同时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直到活塞中的油膜均匀透亮;假设活塞不配,需重更换;如觉察转动不灵或活塞上消灭纹路,表示凡士林涂得不够;假设有凡士林从活塞缝内挤出,或活塞孔被堵塞,表示凡士林涂得太多。遇到这种状况,都必需把塞槽和活塞擦干净后重涂上凡士林;涂上凡士林后,用橡皮圈将活塞栓好,以防活塞脱落打碎。
洗涤时用手堵住试管颠倒几次洗涤;用蒸馏水洗涤后,不用操作液润洗滴定管,装入操作液时用漏
斗,烧杯等仪器;不检验滴定管中是否有气泡;试验完毕后不洗涤滴定管。
正确方法:洗涤时不能用手堵住滴定管口,以免手上油脂污染滴定管内操作液。事先要用操作液润洗滴定管2~3次,第一次用10ml左右,其次、三次用5ml左右,否则滴定管内洗涤时残存的蒸馏水会稀释溶液,为此,注入操作液约10ml,然后两手平端滴定管,渐渐转动,使溶液流遍全管,再把滴定管竖起,翻开滴定管的旋塞,使溶液从开口管的下端流出。如此润洗2-3次,即可装入操作液。留意应将待装操作液直接从贮瓶倒进滴定管,而不要依靠其它仪器。对于橡皮管中的气泡的检验,除目测外,还须对光检查。洗涤滴定管可先用自来水洗涤,再以蒸馏水洗
涤3次,每次洗液不应从下端流出,而是从滴定管上口倒出。碱式滴定管的洗涤与酸式滴定管的要求虽一样,但需要用洗液洗涤时,要将其倒夹在滴定台架上,管口插入洗液瓶中,取下玻璃尖嘴,将乳胶管连接洗耳球,用手轻压玻璃球处乳胶管,吸取洗液至布满全管〔勿将洗液吸到乳胶管内〕。浸泡几分钟,将洗液放出,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涮洗。留意:无论何种滴定管,每次洗涤〔操作液润洗除外〕,将水倒出后应擦干外壁,观看内壁,假设不挂水珠,表示洗净。
接近读数时,不能掌握滴液速度;手指操作不当,消灭漏液或碱式滴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