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运动和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______________。
分类:________摩擦力、________摩擦力、________摩擦力。;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摩擦力
C.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物体表面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4.[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圆珠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5.人在步行前进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填“前”或“后”)的;消防员抓着杆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这一过程中消防员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___(填“上”或“下”)的。;6.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红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___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一个砝码叠加在木块上重复上面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7.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
大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甲、丙两图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3)根据甲、乙两图可得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所示,马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________摩擦力,雪橇上的人________摩擦力。(均填“受”或“不受”);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用一根细绳将甲木块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是()
A.甲受到的摩擦力为零,乙受到向右的15N的摩擦力
B.甲、乙都受到向右的15N的摩擦力
C.甲、乙都受到向左的15N的摩擦力
D.甲受到15N的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到15N的向左的摩擦力;10.如图1所示,物体甲重30N,被4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如图2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匀速运动,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水平拉力增大至60N时,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11.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4N的瓶子静止不动,此时瓶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
(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当对瓶底施加一个竖直向上20N的推力时,瓶子仍然保持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点拨】瓶子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当对瓶底施加一个竖直向上20N的推力时,瓶子仍然保持静止,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推力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则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4N=16N。;1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夏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夏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夏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后,如图2所示,当他再进行实验时,发现效果更好。请你说出改进后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