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印度的觉醒》初中课件.pptx
文件大小:3.27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3.4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课时印度的觉醒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

教学目标导入新课这个人剃着光头,皮肤黝黑,身上裹着土布,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一生中曾5次遇刺,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1948年1月30日被刺杀身亡,时年79岁。他就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之一,被誉为英国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英国在印度大力推广西方文化、科技发明,修建铁路等,促进了工业文明在印度的传播。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英国还在印度大肆掠夺原料,加紧资本输出,牢牢控制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一战期间,英国在印度征兵和征用物资,给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生活在印度的英国人与他们的印度仆人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印度国大党的成立背景: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社会开始觉醒,人们要求更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权利。成立及作用: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组织。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国大党成立大会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背景:一战结束后,英国违背战后印度将成为英帝国内部的一个自治领的承诺,反而制定了新的治安法,加强对民族运动的镇压。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非暴力运动的开端:甘地在南非期间,亲眼目睹了印度侨民遭受歧视的情况。民族自尊心驱使他放弃律师职业和稳定的收入,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领导印度侨民进行了多次颇有成效的反种族歧视斗争。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印度的非暴力运动:1919年,新的治安法通过后,曾对殖民统治者抱着合作态度的甘地号召人们罢工,举行祈祷和绝食以反对该法,未料引发流血惨案。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结果:非暴力运动不得不中止。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通过多次实践活动,甘地等民族主义者意识到,仅仅抵抗英国并不能奏效。于是,甘地又提出了“不合作”一词,作为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补充和完善。不合作策略得到了国大党的支持,甘地被授权全权领导国大党,并成为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世纪20~40年代,甘地领导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意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甘地: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他一生中曾5次遇刺,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刺杀身亡,时年79岁。甘地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迫使殖民当局做出有利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印度人民举行自制土布、抵制洋布的游行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妇女熬海水制盐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甘地(右一)参加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被英国当局逮捕的甘地及国大党其他成员(1942)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进步性:①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②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如何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如何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局限性: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①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②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③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从最早的不合作运动到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这其中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从形式上的不合作,到以“食盐进军”为代表的追求国家独立的不服从、不合作运动,最后发展到摧毁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从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印度人民要求民族解放、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人民的反抗中岌岌可危。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经过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你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