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部编版(2024)历史八年级上册(海南专用)复习课件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x
文件大小:1.49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要点自主学;邓小平;土地改革;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2025年1月重庆期末]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民纷纷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领导地位

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保障

C.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国民政府的腐败

D.土地改革使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巩固;2.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

A.“千里跃进”,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关门打狗”,使东北全境得以解放

C.“分割包围”,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D.“瓮中捉鳖”,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3.下面呈现的是一部历史小说的目录(部分)。这部小说应是()

A.《中国工农红军征战西北纪实》

B.《中原逐鹿》

C.《毛泽东转战陕北一年零

五天传奇》

D.《大决战:辽沈战役》;4.《古城新情调》一文中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井百货店挂上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所描述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的南京B.辽沈战役胜利后的沈阳

C.渡江战役胜利后的上海D.平津战役胜利后的北平;5.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人民军队即将展开战略进攻

B.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C.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

D.国共两党合作局面正式破裂;6.1949年解放临夏抢渡黄河战役中,解放军与当地人民密切配合,昼夜奋战架设浮桥。水手们紧握桨杆,帮助大军渡河。这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

A.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背景B.三大战役胜利的影响

C.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D.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7.[2025年1月荆州期末]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中原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覆灭;1.(跨学科·地理)历史地图中包含了丰富的

历史信息。下面两幅地图反映的军事行动

的共同之处是()

A.都反映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民族抗争

B.都推动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解放

C.都因为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取得胜利

D.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团结;点拨:分析地图信息,由“八路军攻克日军据点”“八路军破袭铁路地段”可知,图1反映的军事行动是百团大战。由图名“平津战役示意图”可知,图2反映的军事行动是平津战役。这两场战役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役,故B正确。;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的“智慧”。(2分);材料二: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在约一个月时间内,歼敌6万余人,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到11月底,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到11月中旬,完成了在豫皖苏地区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反攻,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2分);材料三:1948年5月,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下达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4月,14岁的马毛姐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6次划船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3分);(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