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1课时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
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颗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孩子就是童年的孙中山。他后来学医,通过实践,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人”更重要。他决心寻求救国的道路。你知道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救国之路吗?结果如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铁路经济侵略方式改变: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加强经济侵略,掠夺中国原材料,巩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广州十三行用自己的话描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材料1: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下,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52.5%。中国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材料2:“滇越铁路不独云南全省商务为法人所掌握,而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柏顿(法)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最终完全控制中国。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你认同下列观点吗?对此,你有何看法?观点1: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观点2:它们也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不能全部否定。对此,你有何看法?认同观点1,虽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但是总体上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经济发展危害就巨大的。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两种说法都不全面。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列强的经济掠夺对中国的危害,也要看到它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如近代技术和创新精神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危机四伏的中国——现实状况列强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经济掠夺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觉醒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发展民族工业宣传革命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回利权”“振兴实业”。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张謇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张謇[jiǎn]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大生纱厂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知识分子宣传革命“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陈天华“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康有为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在废科举、兴学堂和出国留学的潮流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和接受了西方政治学说与自然科学。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邹容《革命军》邹容与《革命军》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独立、富强、发展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雨后春笋——革命团体光复会华兴会兴中会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政,倾家荡产,屡败屡战,鞠躬尽瘁,他是谁?历史选择了一代伟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孙中山故居(广东中山市翠亨村)年轻时的孙中山(17岁)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886年,孙中山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以后曾有一段时间从医。广州博济医院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弃医从政从“医人”到“医国”: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904年2月15日,中国留日学生黄兴等人在长沙秘密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1905年,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黄兴,第三人胡瑛、第四人宋教仁,第五人柳扬谷后排左一章士钊,左四刘揆一。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光复会领导人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