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试题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汽车从山脚行驶到山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汽车做正功
B.牵引力对汽车做正功
C.支持力对汽车做正功
D.汽车重力势能减少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功和能的知识。汽车从山脚行驶到山顶,牵引力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牵引力做正功。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汽车位置升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支持力垂直于汽车运动方向,不做功。所以答案选B。
2、小明在爸爸帮助下,尝试连接如图所示的部分家庭照明电路,为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故障,他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40W”的灯泡L0,闭合总开关后,小明将开关S1、S2均闭合,下列关于电路故障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不亮,灯L0、L2发出暗红色光,则灯L1一定短路
B.灯L1、L2均不亮,灯L0正常发光,则灯L1一定短路
C.灯L1不亮,灯L0、L2发出暗红色光,则灯L1一定断路
D.灯L0、L1、L2均发出暗红色光,则说明电路中一定存在接触不良
答案:C
解析: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均闭合后,L1与L2并联,L0串联在干路上,若L1发生短路时,因为L0与L1串联,所以L0发光,L2与L1并联,所以L2不发光,故A错误;
B.灯L1、L2均不亮,灯L0正常发光,可能是L1短路,也可能L2短路,故B错误;
C.若L1断路,则L1不发光,因为L1与L2并联,所以L2发光,且L2与L0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此时两电阻分电源电压,所以两灯发出暗红色的光,故C正确;
D.若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则至少会有一个灯泡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位移图象中,表示物体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不变,故物体一直静止,故A错误;
B、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说明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快,故说明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体的位移由某点向原点运动,然后又反向匀速向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
D、物体由离原点较远的位置向原点运动,且速度保持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C.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D.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A选项错误;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用速度表示,B选项错误;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而非大小,C选项错误。所以,D选项正确,它准确地指出了加速度的本质含义。
5、博物馆在整理古籍书本时,为防止书页破损,通常先给古书充电,使书页间自动分开,这种方法是应用了的原理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荷相关原理。在物理学中,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给古书充电后,书页带上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书页间会自动分开,从而防止书页破损,故答案选C。
6、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理解。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热机排出的尾气有内能,A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不是空气液化,B错误。北方寒冷,水银凝固点高易凝固,不能用其测量气温,C错误。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D正确。
7、1960年,物理学家梅曼在实验室率先制造出了激光。下列关于激光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高度的相干性
B.平行度非常好
C.亮度很高
D.获取容易,不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激光特点的了解。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平行度非常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