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测试题带答案
1.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中以什么著称?
A.学识渊博
B.勇敢果决
C.善于言辞
D.音乐天赋
答案:B
2.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排行第几?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根据常规理解,子路在弟子中排名并非固定说法,但多数资料未明确其具体
排名,此题可能旨在考察对子路性格或事迹的了解而非确切排名,故无固定答案,
但历史上无确切记载其为第一、第二或第四。
3.子路曾经担任过哪些官职?
A.卫国大夫
B.鲁国大夫
C.齐国大夫
D.楚国大夫
答案:A
4.“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A.孔子
B.子路
C.冉有
D.公西华
答案:B
5.子路因何而闻名?
A.学识渊博
B.勇敢果决,曾救过孔子于危难之中
C.善于言辞
D.音乐天赋
答案:B
6.孔子对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表现持何态度?
A.赞许
B.哂笑
C.无动于衷
D.批评
答案:B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是谁说的?
A.子路
B.孔子
C.冉有
D.樊迟
答案:B
8.下列哪项不是子路的特点?
A.勇敢果决
B.学识渊博
C.有决断力
D.忠诚于师
答案:B
9.子路在卫国担任大夫期间,因何而死?
A.病死
B.战死
C.被陷害致死
D.自杀
答案:C
10.“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描述的是谁?
A.孔子
B.子路
C.曾皙
D.冉有
答案:C
11.孔子认为学稼学圃不是哪种人的行为?
A.君子
B.小人
C.农民
D.士人
答案:A
12.“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A.重视农业生产
B.认为教育应脱离实际
C.主张学以致用
D.认为教育应培养统治者
答案:D
13.下列哪项不是孔子对子路的教导?
A.为国以礼
B.勇而有谋
C.知足常乐
D.知方(知道是非准则)
答案:C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谁的名言?
A.子路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B
15.子路认为治理千乘之国,首先要做什么?
A.发展经济
B.加强军事
C.整顿内政
D.外交联盟
答案:根据子路的话“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推断他首先
强调的是内政的整顿以树立勇气与是非准则,故选C(此题需结合子路原话理解)
。
16.下列哪项最能体现子路的勇敢?
A.他敢于向孔子提问
B.他曾救过孔子于危难之中
C.他敢于批评孔子的其他弟子
D.他敢于担任卫国大夫
答案:B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谁说的?
A.子路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B
18.子路对待学习的态度如何?
A.消极厌学
B.勤奋好学
C.不以为意
D.急功近利
答案:根据子路的性格和事迹,他虽以勇敢著称,但对待学习也持有认真态度,尤
其在与孔子及其他弟子的交流中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故最接近的选项为B(勤奋
好学虽非其主要特点,但相较于其他选项更为贴切)。
19.下列哪项不是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A.勇敢果决
B.有勇无谋
C.忠诚于师
D.知方(知道是非准则)
答案:B(孔子虽曾对子路的鲁莽有所批评,但并未直接评价其“有勇无谋”)。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谁的名言?
A.子路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B
21.子路认为,要使百姓富足起来,需要多长时间?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答案:C
22.下列哪项不是子路的行为特点?
A.直言不讳
B.谨慎小心
C.忠诚勇敢
D.有决断力
答案:B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谁的名言?
A.子路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B
24.子路在与孔子的交流中,经常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