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测试题带答案
1.颜渊是谁的学生?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答案:C
2.“克己复礼为”是谁的主张?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答案:C
3.下列哪一项不是颜渊的特点?
A.仁德高尚
B.谦逊有礼
C.好学不倦
D.富贵骄人
答案:D
4.《论语·颜渊篇》主要探讨了什么?
A.颜渊的生平事迹
B.仁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C.礼与仁的关系
D.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B
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谁的话?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答案:B
6.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颜渊的评价?
A.“贤哉,回也!”
B.“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C.“不迁怒,不贰过”
D.“好学,且善于治国”
答案:D
7.“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的“礼”指的是什么?
A.礼节仪式、道德规范
B.法律条文
C.财富地位
D.军事力量
答案:A
8.颜渊问仁时,孔子的回答是什么?(填空题)
答案: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在于什么?
A.拥有财富
B.克制私欲,遵循礼的规范
C.掌握权力
D.出身贵族
答案:B
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孔子关于“”的观点?
A.仁是内在道德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B.仁是人的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无关
C.仁包括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D.仁的核心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
答案:B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体现了什么思想?
A.生存是第一位的
B.仁义高于生命
C.富贵是人生的追求
D.礼是行为的标准
答案:B
12.孔子认为“礼”是什么?
A.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
B.纯粹的内心修养
C.与仁无关的外在形式
D.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
答案:A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是谁的话?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答案:B
14.下列哪一项不是颜渊所展现的品质?
A.安贫乐道
B.勤奋好学
C.追求名利
D.谦逊有礼
答案:C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行什么的主要方法?
A.礼
B.义
C.
D.智
答案:C
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出自哪里?
A.《论语·学而》
B.《论语·颜渊》
C.《论语·卫灵公》
D.《论语·阳货》
答案:C
17.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所认为的君子的特点?
A.君子喻于义
B.君子怀德
C.君子固穷
D.君子爱财
答案:D
18.“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是什么意思?
A.提拔正直的人,能使邪恶的人变正直
B.压制正直的人,使邪恶的人更猖獗
C.正直的人和邪恶的人互不干涉
D.邪恶的人能影响正直的人
答案:A
19.颜渊对孔子的教导表示了什么态度?
A.怀疑
B.抵触
C.愿意遵从
D.无动于衷
答案:C
20.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关于“勇”的观点?
A.勇者不惧
B.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是真正的勇敢
D.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真正的勇敢
答案:C
2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体现了什么思想?
A.积极进取
B.消极避世
C.用舍行藏,随遇而安
D.追求名利
答案:C
22.孔子认为实现仁的主体是谁?
A.统治者
B.君子
C.自己
D.所有人
答案:C
23.“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是谁的话?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
24.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颜渊篇》中提到的内容?
A.克己复礼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子成人之美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答案:C
2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的“知者”指的是什么?
A.有智慧的人
B.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