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全真模拟模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一正方体物块A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右侧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风与物块相互作用后速度减为零,S为物块迎风的面积。当风速变为2v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B,则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4
B.1:8
C.1:16
D.1:64
答案:D
解析:
2、下列关于安全用电原则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C.雷雨天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
D.保险丝烧断时,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安全用电原则的知识。在安全用电中,保险丝应由特定材料制成,铜丝熔点高,不能在电流过大时及时熔断。A选项是防触电的基本要求;B选项断开电源可避免触电;C选项大树易引雷。而D选项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无法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其中A带正电,电荷量为q,B不带电。现将B与A接触后再分开,则B所带电荷量为()
A.q
B.q/2
C.q/4
D.0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荷分配规律。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会重新平均分配。A球带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两球接触后总电荷量为q,再平均分配,B球所带电荷量就为q/2。所以答案选B。
4、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
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
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光学知识中,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雨进水后,瓶中的水会使瓶子形成凸透镜结构。当太阳光透过时,会聚的光线可能会使焦点处温度升高,从而有引发森林火灾的风险。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中关于凹透镜及发散作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5、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
A.选项A中的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下,故A错误;
B.选项B中的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故B错误;
C.选项C中的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纸面指向纸外,故C错误;
D.选项D中的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纸里,D正确。
故选D。
6、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穿过该回路的()
A.磁通量
B.磁通量的变化量
C.磁通量的变化率
D.磁通量变化所需时间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率。磁通量本身(A选项)及磁通量的变化量(B选项)、变化所需时间(D选项)都不能直接决定感应电动势大小。只有磁通量的变化率能准确反映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所以答案选C。
7、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机械能守恒的知识。运动员下落,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始终减小。蹦极绳张紧后,弹力阻碍运动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和蹦极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重力势能的改变量只与高度差有关,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所以答案选D。
8、下列现象中光的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物体经过小孔能够成倒立的像
B.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彩色条纹
C.观看立体电影时需要佩戴3D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