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绍
故宫始建于1406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面各开一门,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体建筑金碧辉煌,其空间布局和外观形制,均较为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是中国古建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
2.整体布局
故宫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院落式群组布局,强调网格、中心、对称的设计。根据朝政活动、日常起居的需要,故宫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了宫殿建筑外朝、内廷的布局。
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以及朝廷处理政务的地方。主要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并涵盖周围廊庑、门、阁、楼等合成的庭院。三大殿区的东边设文华殿,西设武英殿,横向排列。
内廷区域主要是以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坤宁宫,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皇子居住的乾东、西五所,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而形成的多座院落的组合。另有花园、戏台、藏书楼等文化娱乐、宗教活动等设施。内廷建筑布局严谨、封闭,建筑形式多样,装饰华丽,体现了皇家建筑的豪华、规整的特点。
3.建筑形式
故宫的建筑形大致可以分为7类,分别是殿、宫、堂、阁、斋、轩、馆、亭。
殿是故宫内等级最高的建筑,一般用作皇帝居住和朝会,也可用作供奉神佛,如太和殿、钦安殿等。
宫与殿在建筑形式上无明显区别,区别主要在功能上。所谓“国事曰殿,家事曰宫”。
堂是处理政事的房屋,也可用来供奉佛像。
阁是类似楼房的多层建筑。可用来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如:体仁阁、文渊阁。
斋是指书斋或学舍,但可用来供奉佛像,故宫的斋形式有:淑芳斋、倦勤斋等。
轩是指书房或敞厅类的建筑,多用于园林建筑。
馆是指供游览眺望、起居、宴饮之用的房屋,有的也作为佛堂使用。
亭通常是用作休息、乘凉或观景。故宫内的亭主要出现在花园中,如御花园中的御景亭,千秋亭,乾隆花园中的碧螺亭等。
4.特色介绍
4.1脊兽
脊兽是指故宫殿宇屋脊上的奇珍异兽。脊兽的数量与宫殿的等级有关,数量越多,宫殿等级越高。上图的脊兽从左至右,依次是仙人骑兽、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仙人骑兽是一个骑着凤凰的仙人,提醒人们万事都要有所收敛的作用。
鸱吻代表龙,是天子的象征。
凤代表着天下太平。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天马是忠勇之兽,可日行千里,追风逐日。
海马能逢凶化吉。
狻猊,和狮子是同类,勇猛无比,可镇灾降恶。
押鱼能祈雨,灭火防灾。
獬豸是一种猛兽,性情刚正,是正义化身。
斗牛,可兴风作雨,镇灾防火。
4.2天花
天花是清代对室内屋顶的总称。故宫内最常见的天花是井口天花。
4.3槅扇
槅扇用于分隔室内空间,根据空间大小组成4、6、12扇不等。故宫里的槅扇材料昂贵、工艺精湛。
4.4彩画
故宫建筑的梁柱上有各种各样的彩画。彩画大体可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宝珠吉祥草彩画和海墁彩画五类。
4.4.1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清代御用、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征是彩画的轮廓大线比较曲折,呈横W型,且纹饰主要以龙、凤为主,浑厚凝重、庄严豪华,体现着皇权的无上威严。
4.4.2玄子彩画
玄子彩画的等级低于和玺彩画,常见于宫中次要建筑。主要特点是大量使用旋子类的团花纹饰,像开放的花瓣。
4.4.3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吸收了中国南方苏、杭地区彩画精致秀美的特点,且结合了北方某些官式彩画的构图和内容,主要用来装饰皇家园林建筑。彩画图案比较丰富,有山水、花卉、人物、翎毛、走兽、鱼虫等。苏氏彩画常被用于园林和生活区。
4.4.4海墁彩画
海墁彩画源于常用于园林建筑。特点是竹纹间点缀有福禄寿喜等字样,以及盘常、方胜等吉祥图案。
4.4.5橼飞彩画
橼飞彩画位于故宫建筑的飞头上,有着吉祥的寓意。
橼飞彩画的类型多样,为12种橼飞彩画。金边绿地片金万字、金井玉栏杆、金边绿地方寿字、金边绿地柿子花、金边绿地圆寿字、金边绿地蝠罄、龙眼宝珠、金边绿地蝠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