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陶瓷工艺近接触》 教学设计 五年级劳动全一册 通用版.pdf
文件大小:123.0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2.3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课时《陶瓷工艺近接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

2.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尝试使用手工陶泥,制作简易陶瓷。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陶瓷艺术。

难点:尝试制作手工陶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PPT、陶泥

学生:陶泥

温馨提示:

本节课的手工劳动时间大约为20~25分钟,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合理

安排教学内容。(其中本学期《制作花灯传思念》劳动课、和《秀丽典雅水

仙花》劳动课共用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劳动小知识

(一)问题导入

师:大家知道这个英文什么意思吗?(课件展示“China”)

生:中国

师:没错,那这个英文呢?(课件展示“china”)

生:瓷器

师:由此可见,陶瓷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技艺,在国际上是有非常大的

影响力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

(二)青花瓷的传说

提到陶瓷,就不得不说美丽的青花瓷了,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

历,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青花瓷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

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

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

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

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

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

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

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

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

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

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

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

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

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

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

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

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

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

诞生。

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

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三)陶瓷艺术的分类

1.工业陶瓷:这类陶瓷用于建筑行业,如我们日常所见的瓷砖、卫浴瓷。

2.艺术陶瓷:艺术陶瓷具体细份可按材质划分为:炻瓷、青瓷、骨瓷、

高白玉瓷、白瓷、黑陶瓷等等;按其生产工艺划分为:青花瓷、中国红瓷、

釉下五彩瓷、毛瓷、刻花瓷等等;按窑口来划分有:景德镇、醴陵瓷、德化

瓷、汝瓷、钧瓷、龙泉瓷等等。

3.日用陶瓷:日用陶瓷的产生可以说是因为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产

生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熟悉的瓷器,如餐具、茶具、咖啡

具、酒具、饭具等。

三、劳动大比拼

(一)操作大比拼

师:看谁的小羊做的又快又好!

(二)知识大比拼

1.瓷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

2.乾隆时期的瓷器有什么样的特点?

3.简述青花瓷的由来传说。

(三)评一评

1.操作最规范的同学将获得“操作小能手”称号!

2.回答知识点最多的同学将获得“知识小能手”称号!

四、劳动有收获

(一)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关于陶瓷艺术的历史小知识,动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精美陶瓷,增

加了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课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