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平接(企口)式混凝土管道铺设人机配合下管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18.7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4.31千字
文档摘要

平接(企口)式混凝土管道铺设人机配合下管

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仔细研读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关规范,明确平接(企口)式混凝土管道的铺设坡度、高程、接口密封要求、检查井位置等设计参数,掌握人机配合下管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

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等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沟槽开挖、管道基础处理、人机配合下管、管道接口连接、闭水试验等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通过技术交底会议、图文演示、现场示范等方式,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平接(企口)式混凝土管道铺设及人机配合下管技术,包括起重机操作规范、管道对口方法、接口密封处理、下管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安全要求。

根据工期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时间节点、劳动力投入和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二)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人员需具备管道铺设相关经验,其中起重机驾驶员、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确保设备操作规范、接口焊接(如有)质量可靠。

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协调沟槽开挖、管道运输、下管、接口连接等各环节工作,保障施工进度与质量;配备专职质量员和安全员,质量员负责全程监督施工质量,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对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内容涵盖平接(企口)式混凝土管道铺设施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应急处理方法等,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材料准备

混凝土管道:选用质量合格、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平接(企口)式混凝土管道,管道外观应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承口与插口尺寸应符合设计标准,进场时需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检。

接口密封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橡胶密封圈、水泥砂浆、止水胶等接口密封材料。橡胶密封圈应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无老化、破损现象;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水泥;止水胶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防水性能。

其他材料:准备砂石、水泥等用于管道基础施工,材料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准备润滑剂(如肥皂水),用于橡胶密封圈的安装,减少摩擦力。

设备准备

起重设备:根据管道重量和管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起重机(如汽车吊、履带吊),确保起重机的起重量、工作半径满足下管要求。起重机应性能良好,制动、转向系统可靠,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运输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平板运输车,用于混凝土管道的场内运输,车辆应车况良好,车厢平整,防止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下管辅助设备:准备吊带、钢丝绳、卸扣等下管工具,工具应完好无损,强度满足下管要求;配备撬棍、千斤顶、木楔等工具,用于管道的就位调整。

其他设备:准备电焊机(如有焊接接口)、搅拌机(用于拌制水泥砂浆)、振捣棒(用于基础混凝土振捣)、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四)现场准备

完成沟槽开挖及验收工作,沟槽的深度、宽度、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槽底应平整、坚实,无松软土、杂物和积水。若槽底土质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

对管道基础进行施工,按照设计要求铺设砂石垫层或浇筑混凝土基础,基础的尺寸、高程、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管作业。

清理施工现场,合理规划管道堆放区域、起重机停放位置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确保施工场地畅通。在管道堆放区域设置支垫,防止管道滚动、受损。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围挡,划分施工区域,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做好施工用电、用水保障,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应急设备。

二、施工工艺流程

(一)管道运输与检查

使用平板运输车将混凝土管道从存放场地运至沟槽边,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防滚动措施,如在管道之间设置软质隔离材料,用钢丝绳或绷带固定管道,避免管道受损。

管道运至现场后,对每根管道进行检查,查看管道外观有无裂缝、破损,承口和插口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橡胶密封圈槽是否完好。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道坚决退场,严禁使用。

(二)人机配合下管

起重机就位:根据沟槽深度、管道重量和下管位置,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停放位置,确保起重机支腿稳固,工作半径覆盖下管区域。起重机驾驶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载作业。

管道起吊:使用吊带或钢丝绳等起吊工具,将管道平稳吊起。起吊点应根据管道重心合理设置,一般采用两点起吊,确保管道在起吊过程中保持水平,避免管道晃动和碰撞。起吊时应缓慢提升,防止管道突然受力产生裂缝。

管道下放:在起重机缓慢下放管道的同时,安排专人在沟槽内进行指挥和引导,确保管道准确落入预定位置。下管过程中,应避免管道与沟槽壁或已铺设的管道发生碰撞,管道底部应与基础紧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