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纪录片《圆明园》赏析.pdf
文件大小:298.1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6
总字数:约6.04千字
文档摘要

《圆明园》创作中的几个特点:

1、第一人称角度叙述。郎世宁为线索,串联起圆明园修建、扩建以及被摧毁的全过程,康

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时间过度,加之首位雨果文章做旁白,完整的结构保证了影片故

事化。主要线索人物——郎世宁的选择颇具匠心,不同于以往,以记者、主持人,或者字幕

的解说,影片中有了主线人物,使得故事的叙述和创作视角更有吸引力,而依据的史料,日

记,书信,使得影片更为客观可信。

2、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故事化戏剧化的创作。纪录片与故事相结合,是电影发展的一种

趋势,而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包括“他者视角的选择”、

人物性格的塑造、真实再现、特技等

3、完整的故事构架,生动的细节表现

勤奋不是万能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片中提到雍正皇帝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其他

时间都用来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他不可谓不是一个勤奋的好皇帝,但这同样体现了一

个问题,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需如此劳累,可见其管理制度的落后。修建“水法”的洋

人还提到修建靠的都是人力,效率极为低下。古代帝王对科学的态度,被称为千古一帝

的康熙对科学是极为感兴趣的,常用西方使者送的望远镜观天象,但官员们确认为这只不过

是皇帝又多了一件玩具罢了,然后的雍正皇帝对科学兴趣乏乏,乾隆更是视科学为玩物,从

影片中郎世宁提到在“观水法”的机械运水喷泉使用三年后,乾隆就下令将机械弃用,改人

工运水,

他认为那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同样令人感到心凉的是英法联军曾在圆明园仓库中发现了

但是西方进供的最先进的枪支与大炮,我们去不重视,不利用,自认为我们天朝大国不需

要。这是多么的悲哀,一个曾经发明了震惊世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的古国却因自满,自傲,

忽视科学的力量而最终走向衰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见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

然。在这样一座旷世园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烂的本质,制度僵化,政治

腐败,闭关锁国忽视科学,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挽回的,曾经那如此繁华美丽,气势庞大的

圆明园只剩下一片残岩断壁安安静静的躺在杂草丛中,我们就让它静静的躺着吧,一个民族

在惨受凌辱后,需要有一个见证者永远督促后人记住那一断耻辱,鞭策后人努力去洗刷,圆

明园的残岩断壁无疑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社会

主义的建设者。把祖国建立的更加富强,用今天的辉煌洗刷曾经的耻辱。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

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

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

英吉利。

维克多.雨果

它只是试图用最逼真的手段去还原一个万园之园从修建、扩建到焚毁的整个过程,去再

现一段皇家林苑的历史,一段国家的历史,一段民族的历史。

而《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从开始的空前繁华到这一人间仙境的

最终毁灭,都在给人以震撼。一种是民族的自豪,另一种却是彻底的破碎!

本片以时间顺序进行了情景再现,大清王朝是其整个历史背景,圆明园伴随着清王朝由

胜到衰走完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其中的画面、悬念、音乐、故事等很多手法都值得去细细

品味。

单单情景再现就套用了四种表现方式:开场时的图画再现;圆明园经雍正帝改建后的特

技再现;两位传教士郎世宁与麦基的自述以及贯穿其中的旁白。开场时的图片再现十分真实

仿佛进入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解说词则透过雨果的诗传达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激动与自豪;雍

正改建后的特技配合上推、拉摇、移的手法充分展现出整个建筑群的宏伟与奢华,加上远景、

全景与近景的不断变化,暖色调的协调搭配给人以唯美的视觉冲击;再就是两位传教士的自

述明显运用了人物扮演的手法,开篇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亲身经历圆明园和大清兴盛的整个

过程,见证了整个帝国的辉煌,之后的法国传教士则目睹了圆明园与大清的衰落与消亡……

从那个他人之口更加增强了整部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说服力油然而生;旁白极有感情的朗

诵与叙述一直渲染着本片的气氛与韵律,一种自豪与悲怆的情怀在不断交织,激起心潮中的

层层涟漪……

其次是它的悬念层出不穷,似乎帷幕已拉开就已布置好了第一个悬念。追随着雨果的诗,

它把我们迁移到了它所说的一个“人类幻想的仙境”,还未来得及细想三个炙热的字眼便映

入眼帘“圆明园”,顿时心中豁然开两。之后当意大利传教士到达北京,解说词便提到“这

个西方人以绝无仅有的机遇,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也目睹了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说

到这里我们心中不免就